2025年9月1日,沈丹高鐵迎來開通十周年。這條縱貫遼東的鋼鐵動脈,不僅改變了山河之間的時空距離,更成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服務民生出行的重要引擎。
十載光陰,沈丹高鐵以速度重塑生活。從前,沈陽至丹東出行需3小時34分,如今高鐵最快1小時9分鐘直達,“雙城”儼然成“同城”。早晨喝沈陽老雪、中午嘗丹東黃蜆子,沿線鄉村的桃花、楓葉、溫泉、滑雪等旅游資源也被串聯成珠,“詩和遠方”變得觸手可及。高鐵不僅拉近了地理距離,更溫暖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結,讓“說走就走的旅行”和“常回家看看”成為現實。這是交通強國建設惠及于民的生動寫照。
十載奮進,沈丹高鐵以貫通賦能發展。作為連接沈陽經濟區與丹東沿海經濟帶的關鍵通道,它打破了遼東地區的交通瓶頸,推動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高效流動。沈陽的裝備制造、丹東的港口貿易、本溪的鋼鐵產業、鳳城的板栗和寬甸的藍莓,借高鐵實現了更深層次的產業協同和資源互通。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跨城工作生活,中小城市發展注入新活力。高鐵物流、冷鏈運輸等新模式,也讓“夕發朝至”成為標配,沿線百姓的餐桌更豐富、生活更富足。
十載耕耘,沈丹高鐵以擔當見證振興。它的建設與運營,恰逢遼寧推動轉型升級、實現全面振興的關鍵時期。這條鐵路不僅是一條交通線,更是一條經濟帶、一種新格局。十年間,它見證了遼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崛起突破、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累計超過1.2億人次的旅客發送量,是人民群眾獲得感提升最真實的體現;沿線城市群的協同發展,是區域戰略落地最有力的印證。
十年磨一劍,沈丹高鐵用鋼軌鋪就振興路,用速度寫就民生詩。它織密了遼寧的交通網絡,激活了區域的發展動能,更承載起了新時代東北振興的信心與希望。
站在新起點,這條“鋼鐵長龍”將繼續馳騁于遼東山川之間,為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構建新發展格局注入更強勁的動力,書寫下一個更加輝煌的十年篇章!(李華東 趙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