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落幕的“2025第五屆中國智能網聯與自動駕駛年會暨低空飛行/具身機器人技術峰會”上,英特爾亞太研發有限公司機器人系統首席方案架構師楊洪先生作為特邀嘉賓,以《具身智能的技術挑戰與開發實踐》為題發表主題演講,成為本屆大會的核心亮點之一。
作為國內頂尖的機器人系統架構專家,楊洪先生在演講中全面解讀了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的發展趨勢,并深刻剖析了產業落地過程中的關鍵瓶頸。他重點介紹了基于英特爾酷睿Ultra處理器打造的具身智能平臺開發套件,并通過案例展示了在端到端操作與運動控制方面的創新實踐。他特別強調了從算法到硬件再到系統集成的全鏈條思考方式,呼吁產業界在推動機器人智能化時,應更加注重生態協作與標準化建設。這一觀點獲得與會學界、產業界代表的廣泛認同。
“具身智能不僅是實驗室里的前沿探索,更是即將走進現實世界的產業引擎。我們需要技術突破,更需要產業協同與標準支持。” —— 楊洪先生在演講中指出。
楊洪先生長期深耕機器人操作系統(ROS)生態,他還是ROS技術指導委員會(Technical Steering Committee)成員和英特爾技術代表,深度參與ROS 2多個核心版本的研發迭代。他主導或推動了機器人導航框架、基于視覺的自動抓取、MoveIt手眼標定工具以及OpenVINO對ROS的支持等成果。這些技術不僅加速了ROS在全球的落地應用,也為國內機器人產業的自主創新提供了重要借鑒。
作為行業技術專家,楊洪還受邀參加了國家工信部人工智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具身智能研討會和相關國家標準的制定。會上,他結合產業實踐提出了關于算法接口標準、系統互操作性和生態兼容性的建議,為《人工智能關鍵基礎技術和具身智能訓練場能力評估指南》,《人形機器人基礎共性與接口通用技術要求及測試方法》等相關標準制定提供了前沿參考。
業內人士指出,楊洪的參與不僅帶來了技術層面的實踐經驗,也展示了他在研發與政策標準之間的橋梁作用。隨著智能網聯、低空飛行和人形機器人等新興領域的加速融合,具身智能正逐漸成為推動全球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在這一背景下,楊洪在短短數日內,先后于工信部標準化會議和全國性高峰會上發表觀點,不僅體現了該技術的重要性,也展現了其在技術突破、產業實踐與標準建設三個層面的綜合影響力。
關于大會
2025年8月28日-29日,第五屆中國智能網聯與自動駕駛年會暨低空飛行/具身機器人技術峰會即將在上海松江開啟。本屆峰會由未來出行研究院、AI機器人生態圈主辦、iRIC智能制造與機器人國際聯創中心以及40多家合作伙伴共同參與組織,20多位行業嘉賓重磅出席峰會分享演講,數百人與會規模。
以上內容為推廣信息,所涉及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消費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