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發這么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會碰撞出怎樣的戲劇火花?9月18日晚,作為北京電影學院建校75周年的獻禮之作,原創現實主義話劇《向陽理發館》將登陸北京喜劇院,帶給觀眾全新答案。
該劇是北京文化藝術基金2024年度資助項目。由趙寧宇擔任戲劇構作,王勁松任藝術總監及主演,崔建宇、徐倩編劇并參演,吳嵩擔任策劃及主演,楊佳音執導。在延續“京味兒”基礎上,融入當代表達,通過一把剪刀串聯起時代變遷下的個人成長與人情冷暖。
《向陽理發館》劇照
《向陽理發館》以上個世紀80年代一間在北京老胡同里的理發館為舞臺,圍繞理發該不該創新展開。講述三代人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的矛盾與抉擇,年輕的兒子希望引進新的經營理念,將最新的時尚潮流傳遞給顧客,而守舊的父親則對此不以為然,仍堅持傳統的理發手藝。顧客們對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也褒貶不一。隨著情節深入,沖突矛盾升級,戲劇張力不斷,深刻展現了傳統與現代的激烈碰撞,以及在沖突過后承載的深刻主題。該劇以鮮活生動的胡同生活與京味笑料,小切口呈現大時代,理發館作為時代的一個縮影,不僅是一間具象的小店,更是傳統老手藝代代相傳的載體。劇中新與舊觀念的激烈對抗,最終是一種對技藝精益求精的執著,一種在堅守中不斷創新的勇氣。該劇以輕松幽默的方式,揭示了代際矛盾背后的深刻社會命題,變是時代的產物,能留下的是刻在中國人基因里的文化記憶和在這種傳承精神下的創新。唯有繼承傳統、堅守本心,同時勇于與時代同頻共振,才能讓文化的根脈延續,讓工匠精神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煥發新的光彩。
《向陽理發館》劇照
京味兒特色及胡同文化貫穿全劇,搪瓷缸子、大哥大這些帶上時代烙印的物件瞬間將觀眾帶回到上個世紀80年代的氛圍中,街坊四鄰地道的京片子、喝豆汁兒等接地氣兒的場景呈現了一個充滿市井煙火氣的北京形象,以理發館經營者和消費者為代表的人物群像,個性鮮明,我們甚至都能在他們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因此帶來了強烈的情感共振和時代共鳴。小人物在時代洪流中的奮進成長和命運變化,折射出個人與時代命運同構的關系,同時也反映出在社會文明發展進程中,普通老百姓自強不息、順應歷史潮流、求新求變、奮發圖強的時代精神。
據悉,《向陽理發館》是北京電影學院在現實主義題材不斷探索的又一成果。此次將在于9月18-21日在北京喜劇院上演。作為“向陽系列”的首部作品,該劇緣起2017級進修班課堂實踐作品,2018年曾作為改革開放40周年獻禮劇目在國家大劇院上演,2024年發展為資助項目。此次創演,不僅多位資深校友回歸參與,還獲劉亦菲、黃渤、賈乃亮等多位校友鼎力推薦。
以上內容為推廣信息,所涉及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消費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