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57201次檢測車自盤州站駛出,盤興高鐵正式啟動聯調聯試,這讓貴州省朝著“市市通高鐵”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串珠成鏈,構建“小時交通圈”。昔日黔道之難,是“連峰際天兮,飛鳥不通”的險峻阻隔、連亙萬里;是“游子懷鄉兮,莫知西東”的望山興嘆、歸途漫漫。而今盤興高鐵穿山越嶺,一舉打破地理桎梏,重塑了貴州的交通版圖——它將黔西南與貴陽、遵義等中心城市緊密相連,讓從前遙不可及的州市實現“握手結伴”。待建成通車后,貴州將成為西部第2個實現“市市通高鐵”的省份,貴陽至省內8個市(州)將形成1至2小時交通圈,真正實現“串珠成鏈、連鏈成網”的交通新格局。自此,“西南腹地”化身“區域樞紐”,為區域間的互聯互通注入新動能。
文旅生金,產業融合致富路。“天下之山,萃于云貴”。貴州作為著名旅游大省,擁有眾多風景名勝。在朝發夕至的高鐵網絡覆蓋下,游客可在梵凈山賞紅云金頂、云蔚霞起;在黃果樹瀑布看素練垂天,激浪飛雪;在千戶苗寨瞧萬家燈火,銀鈴叮當。隨著盤興高鐵的開通,更可來一場黔西南特色之旅,在萬峰林、馬嶺河感受自然之美。飛馳的列車不僅載著八方來客,更載著興仁薏仁米、普安紅茶等“山貨”出門,為沿線居民開辟致富增收新路徑。“高鐵+文旅”“高鐵+產業”的融合發展模式,正不斷為區域經濟發展按下加速鍵。
穿山有術,智慧賦能筑坦途。“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這句俗語道盡了貴州山川的險峻。面對喀斯特地貌的重重挑戰,中國鐵路穿山越嶺、開隧架橋,鋪出了一條鋼鐵通途。盤興高鐵橋梁和隧道總占比高達90.66%,這個數字背后,是無數工程師夜以繼日的心血與汗水,更是無數創新科技的應用與實踐。從無人機勘測到傳感器校準,從地震預警到雷達探測,鐵路部門用智能化、數字化技術為這條高鐵線保駕護航。此外,中國鐵路始終秉持著綠色環保理念,通過生態繞避、綠色選線等手段,保護著黔地的綠水青山。
通衢大道,百業俱興。市市通高鐵,連接的是山水,連通的是經濟與民心。快旅慢游,帶回來的是四方游客,送出去的是家鄉特產。期待盤興高鐵早日開通,載著黔西南人民的希望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余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