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和浩特的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高速運轉的全自動產線每天處理超過7000噸鮮奶,每小時罐裝40000包牛奶,是全球最快的牛奶生產線。
9月9日,這座智能制造標桿基地迎來了“聯想領跑100走進數智伊利、解碼全球智鏈生態圈”探訪團,聯想集團相關負責人和數十家媒體一起走進伊利的智能工廠,共同目睹了數智伊利“從一棵草、到一頭牛、再到一杯奶”的全鏈數智化布局。
在不久前落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伊利攜手聯想等合作伙伴,發起成立“全球智鏈生態圈”,共同探索乳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此次健康谷探訪活動,便是生態圈落地的生動寫照。
01 從智能產線到用戶消費:重構乳業價值鏈
走進伊利智能工廠,自動化設備穩定運行、數據看板實時跳動,自動化與規模化背后是一條被智能化重構的供應鏈。
伊利攜手聯想打造的供應鏈控制塔系統,覆蓋生產計劃、工廠采購、供應商供貨等5大環節15個關鍵節點,整合了80余項供應指標與140余項廣促品指標,顯著降低了原輔料臨期、積壓與缺斷貨風險。
數智化能力延伸至消費端,在聯想技術支持下,伊利搭建的小程序管理平臺持續優化技術架構,穩定性大幅提升,可支持集團20多個小程序運營,在微信小程序實現了購買、售后、新品共創與健康咨詢一體化服務。
當觸點日益分散、業務線條不斷豐富,如何精準捕捉用戶心聲、持續優化產品與服務,成為推動業務進化的關鍵一環。在消費者品質滿意度管理(VOC)層面,伊利聯合聯想iVane團隊引入“統一VOC智能挖掘管理平臺”的創新方案,整合服務、社交媒體與電商數據,將“聽得見聲音”升級為“聽得懂趨勢、做得到改變”,推動NPS與滿意度提升,形成從發現問題到業務改善的閉環管理。
作為行業龍頭,伊利率先完成全產業鏈數智化布局,并不斷探索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新應用,從生產管理到消費者服務,再到算力基礎設施搭建,以“智”提“質”,實現產品和服務品質的全面提升。探訪活動現場,伊利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伊利正通過構建‘全球智鏈生態圈’,攜手行業伙伴,不斷推動行業數智化升級,讓國奶自信更具底氣。”
02 從標桿智造到千行百業:聯想聯合伊利“AI+”出無限可能
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的數智化建設,生動展示了數智伊利全產業鏈布局。在智慧牧場,每頭奶牛都擁有一張“數字身份證”,每滴牛奶都帶著數據的“指紋”。
在智能工廠,伊利深度運用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技術,實現自動化生產線高效運轉。面向消費端,伊利構建了“全周期、全流程、全渠道、全鏈條、全域運營”的消費者數字化平臺,持續打造高品質、多元化的健康產品與服務。
在聯想和伊利看來,數智化絕非一場“獨角戲”,“AI+”不僅正加速賦能產業變革,更深度鏈接千行百業,“+”出無限可能。伊利推進數智化升級的過程,離不開合作伙伴的協同努力,聯想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全球領先的AI企業,聯想憑借前瞻性的全棧AI布局,率先發布了面向個人、企業和城市的超級智能體。通過AI終端、AI基礎設施與AI解決方案的協同落地,既為個人工作生活提質提效,也推動企業孕育創新生產力與新業態,更助力城市實現智能決策。其中,聯想城市超級智能體已于前不久“落戶”呼和浩特。
同時,基于聯想混合式人工智能優勢集,聯想打造了智能體矩陣,為政企客戶提供智能體落地式長期持續性服務,同時面向中小企業和個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智能體服務。
聯想在全棧AI戰略布局的落地也與國家政策同頻共振。國務院日前印發的《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與6大重點領域廣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相關應用普及率超90%,智能經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聯想認為,智能體已經到了爆發周期,并且從單獨的技術變成了真正的生產力。對于每一個企業而言,在內部應用和推廣智能體已經成為必選項。聯想智能化咨詢業務總監莫禎貞在交流會上提到,AI的發展需要大家跨行業、跨領域從技術方或者從產業方多方面全面合作,聯想愿意繼續同更多以伊利為代表的客戶一起,為未來AI的融合發展共同努力。
聯想與伊利的合作,已成為中國制造業AI轉型的標桿。未來,隨著國家“人工智能+”行動的深入推進,聯想混合式AI技術將繼續賦能千行百業,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圖片由聯想(北京)有限公司授權發布)
以上內容為推廣信息,所涉及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消費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