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走進竹溪縣豐溪鎮育苗大棚,昔日育苗季過后的冷清景象早已不見蹤影。一排排整齊的大棚內,綠意盎然,藤蔓交錯,一個個圓潤飽滿的西瓜掩映在翠綠葉片之下,長勢喜人。煙農們穿梭其間,忙著疏果、整枝、查看瓜藤生長情況,臉上洋溢著對豐收的期盼。
一棚多用,盤活資源激發新活力
育苗大棚是煙葉生產的重要基礎設施,每年春季集中育苗結束后,便進入長達數月的空閑期。過去,這些設施大多閑置,資源利用率不高,成為制約煙區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一道難題。
為破解這一瓶頸,竹溪縣煙草專賣局立足實際,深入調研農業周期與市場需求,創新提出“煙農增收+”發展模式,鼓勵和支持煙農在煙草育苗任務完成后,利用現有大棚設施發展短周期、高效益的特色經濟作物種植。西瓜因生長周期短、管理相對簡單、市場銷路穩定,成為首選作物之一。
“大棚內種植的西瓜品種適應性強,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果實甜度高,品質好?!必S溪煙葉站技術員陳遠海介紹到,煙農通過科學輪作,既避免了土地閑置,又提高了設施綜合效益,真正實現了“一棚兩用、四季不閑”。
這一模式的推廣,不僅延長了農業設施的使用周期,更有效激活了沉睡的農村資產。如今,全縣多個煙葉產區的育苗大棚在完成育苗任務后,紛紛“變身”為瓜果種植基地,閑置資源正逐步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科技護航,全程服務保障穩增收
從“種得好”到“賣得出”,從“能增收”到“穩增收”,背后離不開系統化的技術支撐與服務保障。為確保煙農順利轉型、安心種植,竹溪縣煙草專賣局主動作為,組建由農技人員組成的專項服務團隊,圍繞西瓜種植的關鍵環節,提供全過程、全方位的技術指導。
在品種選擇上,技術人員結合當地氣候特點和土壤條件,篩選出適宜大棚種植、抗病性強、商品性高的優質西瓜品種;在田間管理方面,指導煙農科學調控溫濕度、合理施肥灌溉,提升產量與品質;在病蟲害防治上,堅持綠色防控理念,減少化學農藥使用,確保農產品安全。
與此同時,竹溪煙草主動對接本地商超、農貿市場,拓寬銷售渠道,構建“生產—銷售”對接機制,幫助煙農解決“銷售難”問題。“以前種完煙葉就沒事干了,現在大棚閑不住,人也不閑著,多了一份收入,日子更有奔頭?!睙熮r王守富感慨道。這種“技術+服務+市場”的閉環支持體系,有效降低了煙農的種植風險,增強了他們參與多元種植的信心,也為農業產業結構優化注入了新動能。
多元發展,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小小西瓜,撬動的不僅是煙農的錢袋子,更是鄉村產業振興的廣闊前景。竹溪縣以閑置育苗大棚為切入點,積極探索“煙葉+”復合型種植模式,推動煙區產業從單一生產向多元化經營轉型。除西瓜外,部分大棚還嘗試種植辣椒、蔬菜、食用菌等作物,進一步豐富了農業業態。
這一創新實踐,既提高了土地和設施的綜合利用效率,也拓寬了煙農的收入來源,實現了“主業穩收、副業增收”的良性循環。更重要的是,通過盤活存量資源、引入現代管理理念和技術服務,帶動了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增強了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如今,在竹溪廣袤的田野上,一座座育苗大棚煥發新生,一個個“致富瓜”承載希望。這不僅是農業資源高效利用的生動實踐,更是鄉村振興戰略在基層落地生根的真實寫照。隨著多元化增收路徑的不斷拓展,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在秦巴山區徐徐展開。(圖片由 楊保、毛濤 授權提供)
以上內容為推廣信息,所涉及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消費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