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4日,巴黎M&O國際家居展在北郊維勒班展覽中心拉開帷幕。作為全球家居設計領域的頂級盛會,本屆展會持續至9月8日,吸引58國2122個品牌參展、逾6萬名專業觀眾到場。展會焦點,是中國設計師張建民與光華基金會以及世界綠色設計組織(WGDO)攜手打造的“發光金字塔”——1000支零排放太陽能蠟燭構筑的裝置,既致敬36年前為盧浮宮設計玻璃金字塔的貝聿銘,更串聯起華人設計的國際發聲。
從“破冰”到“共鳴”:華人設計的兩次巴黎敘事
36年后,張建民的“太陽能蠟燭金字塔”登陸M&O展。裝置延續東方極簡美學:線條簡潔無冗余裝飾,光影流動藏內斂力量,契合當代國際審美;每支蠟燭以太陽能供電、零排放,直指可持續議題。這場“致敬”創作,是中法文化的溫柔對話:中國設計師用當代語言,回應兩國對美與責任的共同追求。
從“東方表達”到“世界關懷”:燭光里的愛與家園守護
若說貝聿銘玻璃金字塔是東方美學融入西方建筑,張建民的作品則讓東方表達承載更普世的關懷——以蠟燭傳遞呵護、溫馨與和平,呼吁守護家園。
蠟燭意象源自人類共通情感:東方“燭光寄情”與西方“篝火圍坐”中,光影都是溫暖紐帶。張建民抓此共鳴點,讓1000支太陽能蠟燭綻放微光,無明火卻傳“守護”溫度,既呼應中國“天人合一”,也契合法國對生態與美學的追求。
展會期間,蠟燭免費贈予參觀者。張建民表示“希望環保理念走進巴黎街巷”,一位法國設計師點亮后感慨:“這抹光藏燭光溫柔與環保責任,是東西方美學融合。”參觀者握住的不僅是設計品,更是跨國默契——對美與家園的珍視,本就是連接不同文化的紐帶。
從“自然靈感”到“技術踐行”:綠色理念與東方神韻的雙重落地
“太陽能蠟燭金字塔”的魅力,在于自然靈感與現代技術的結合,實現“源于自然、超于自然”。張建民的靈感源自燭光與篝火,這份對“自然”的追隨,既體現在環保屬性,更深入設計細節:不同于普通電子蠟燭的生硬發光,它復刻天然蠟燭“神韻”——暖黃色溫、隨微風的明暗變化、火焰搖曳動態,還原“燭光溫度”,讓科技產物成為“有情感的光影載體”。
“超于自然”更拓展應用場景:天然蠟燭在野外、家庭等場景存火災隱患且污染環境,而太陽能蠟燭則零排放、零污染,獲世界綠色設計組織認證的“綠色設計產品”,消除了安全風險,真正實現“自然美好無負擔融入生活”。
跨越時空的接力:在巴黎,訴說華人設計的原創與胸懷
選巴黎為“設計接力”舞臺,有三重深意:一是致敬貝聿銘,延續東方美學對話世界的精神;二是法國是環保積極代表,能讓東方智慧與國際環保理念共振;三是M&O展是設計高地,可讓華人設計被更廣泛看見。
張建民是數萬中國設計師的代表。從貝聿銘破美學壁壘,到張建民輸出環保與原創,36年接力見證中國設計從“Made in China”到“Design in China”的蛻變——這是原創自信、對話胸懷,更是分享格局:免費贈蠟燭,便是將華人設計理念、家園珍視與和平向往,遞到世界手中。
如今,盧浮宮金字塔光影流轉,1000支太陽能蠟燭微光將點亮巴黎街巷。它們映照著華人設計從“走出去”到“被認可”的成長,更溫暖中法友誼,印證文明對話的意義——對美、責任與家園的共識,終能跨越國界,讓不同文化同頻共鳴。(圖片由巴黎M&O國際家居展授權使用)
以上內容為推廣信息,所涉及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消費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