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2025年寧夏(銀川)全國科普月主場活動在寧夏科技館門前廣場舉辦。
活動共分為“初心·智惠民生”“探索·創新前沿”“趣享·科技體驗”“創想·未來之境”4個板塊,充分匯聚整合全區各類科普平臺與資源,展示“科普鑄同心”工作、優秀科技工作者風采、科技創新、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及科技惠民等方面的成果,在全社會營造“學科學、講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濃厚氛圍。
為讓更多群眾在現場深刻感知前沿科技魅力,激發科技創新自信,營造科技創新氛圍,銀川市科協組織動員科普基地、科技小院、企業科協等30余家單位共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展覽展示與互動體驗活動。
在科普書屋,公眾可暢享各類科普讀物,通過閱讀拓寬科學視野、感受科學精神;“科學預言家”科幻沙龍則邀請科普作家、科技工作者與觀眾面對面交流,共同探討科技未來趨勢與發展可能,激發公眾對前沿科技的想象與思考。
在“科學探險家”互動體驗區,設置了5個集互動性、趣味性于一體的打卡項目,參與者可通過親手操作、沉浸體驗,直觀感受科學原理與技術應用的魅力,兌換“科學探險家”認證勛章,讓科學知識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深入人心,有效培養廣大群眾的科學素質與文化素養。
全國科普月期間,銀川市科協以“科技改變生活,創新贏得未來”為主題,按照“1+8+N”(1個主場活動+8個聯合行動+N個特色活動)的方式,在全面動員市屬各學會(協會、研究會)、企業科協、科普教育基地、科技館體系、科技小院等開展聯合行動的基礎上,著力打造“科普共鑄同心圓”活動、“逐光而行”科學家精神系列宣講、“點亮科學夢想”系列主題活動、“探秘科學 筑夢未來”科普研學游活動等N個重點特色活動,有效激發了社會各界的參與熱情,顯著提升了科協組織的社會貢獻度和公眾辨識度,讓廣大市民在“家門口”就能沉浸式體驗科技魅力,感受創新力量,真正實現科普惠民、科學潤心。
今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正式施行,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確每年9月為“全國科普月”,近年來,銀川市科協創新體制機制,整合優勢資源,將科普陣地建設作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著力構建覆蓋城鄉、普惠共享的現代科普服務體系。
(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