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9月1日電(記者 李夢涵 實習生 卓怡然)8月30日,由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辦的第十屆中國國際納米科學技術會議(ChinaNANO2025)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此次會議是2025中關村論壇系列活動暨北京國際學術交流季活動之一。
ChinaNANO國際會議2005年創辦于北京,每兩年舉辦一次,經過20年的發展,已發展成為納米科學技術領域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綜合性品牌會議。
大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白春禮在開幕式上致辭時指出,納米科技是推動綠色能源、生物醫學、信息技術等戰略領域突破、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力量。我國已成為全球納米科技的重要貢獻者和前沿產業大國。人工智能的興起為納米領域帶來革命性機遇,正在深刻重塑其研究范式。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夯實基礎研究、強化應用導向、深化國際合作,持續發揮納米科技在全球創新發展中的關鍵作用。
來自全球的7位國際頂尖科學家作大會特邀報告, 600多位知名學者圍繞納米科技領域15個熱門主題作邀請報告,展示納米科學技術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與科研成果。
女性科學家論壇、中韓納米論壇、第九屆青年納米論壇、知名專業期刊冠名論壇、納米教育論壇等多個論壇同期舉行,從不同角度探討開展互補的合作研究與人才交流項目,建立良好的國際合作關系。
8月29日舉辦了第六屆全球納米科技中心主任論壇。本屆論壇以"AI for Science"為主題,吸引了來自中國、美國、歐洲、以色列、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近40位頂尖科學家、納米中心負責人及學術期刊主編參會,共同探討智能時代納米科技發展的新機遇。
在ChinaNANO2025會議期間,舉辦納米科技產業論壇與展覽,發布《中國納米科技產業白皮書(2025)》,系統梳理全球與中國納米科技產業發展脈絡與未來趨勢。白皮書數據顯示,自2000年至2025年,全球授權納米專利總數超過107.8萬件,其中中國專利達46.4萬件,占比高達43%,穩居世界第一,超過美國、日本、韓國三國數量之和。中國科學院以2.34萬件專利位列全球專利權人榜首。預計至2025年底,全球納米市場規模將攀升至1.5萬億美元,2018至2025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7%。中國納米技術專利轉讓與許可率突破8%,成果轉化效率持續提升。納米產業論壇邀請了十二位企業家分享產業技術進展與創新創業經驗。本次展覽集中呈現從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到中西部地區的納米產業矩陣,覆蓋千億級產值規模,展現出蓬勃的區域協同創新生態。
ChinaNANO2025不僅是一場學術與產業的盛會,更是中國納米科技創新力量面向世界的一次集中亮相,彰顯出中國在全球納米科技與產業版圖中的重要地位與引領擔當。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何宏平、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吳驪珠、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顧金輝、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欒宗濤、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龔維冪等致辭,對納米科技的發展提出政策建議和希望。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秘書長陳建峰、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張錦、清華大學副校長吳華強、河南省濟源產城融合示范區黨工委書記、濟源市委書記徐衣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化學科學部,中國科學院前沿局、可持續發展局、國際合作局相關負責人等參加會議。開幕式由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唐智勇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