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在第七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系列新聞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本屆博覽會聚焦經貿務實合作,達成合作成果331個,意向簽約金額1077.5億元。
據寧夏商務廳廳長戴培吉介紹,本屆博覽會首次嵌入場景招商,考察觀摩點同步設置專題推介、合作洽談、成果展示和交流互動等環節,1200多名國內外嘉賓報名參加觀摩,博覽會對阿開放合作總平臺、開放通道總樞紐、經貿交流總渠道作用日益顯現。
本屆博覽會成功推動與沙特、阿聯酋、科威特、埃及、巴林、摩洛哥、約旦、卡塔爾、哈薩克斯坦等國家達成國際合作項目86個,意向金額464.7億元、占比43.1%。
同時,成功發運首單農特產品“一單制”鐵海聯運冷鏈班列,全國首例濃縮牛奶蛋白出口巴林、埃及,越來越多的冷涼蔬菜、硒砂瓜、蘋果、彩椒、長棗等寧夏農特產品直銷中東及東南亞,雙氰胺、賴氨酸、蛋氨酸等工業品走進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全球首發《讀懂中國》阿語版系列叢書,組建首個“全球電商研究機構聯合體”,不斷深化與阿拉伯國家在數字經濟領域的互利合作。
簽約投資類項目194個、意向金額723.4億元。其中,投資寧夏項目186個,意向金額711.7億元、占比98.4%。其中,煤基高端新材料、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產業園、九川算力科技園、數字文商旅學研綜合體、乳制品深加工等一批代表性項目即將落地寧夏,確保到2026年底,投資寧夏項目履約率、資金到位率分別達到80%和50%以上,達到歷史最好水平,為寧夏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結構調整、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 攝影 李婷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