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8月29日電(記者 樊菲菲)2025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于8月28日至30日在貴州省貴陽舉行,浪潮云洲工業互聯網副總經理、首席技術官商廣勇發布“浪潮云洲行業可信數據空間服務平臺”。平臺基于創新打造的“數據鏈網融合技術體系(QID)”,通過“技術體系+規則機制”的深度融合,系統性支撐多主體數據安全可信流通與高效開發利用,為數據要素安全流通提供軟硬一體化、分布式連接、全域互通、全流程可信等核心能力支撐,助力打破數據流通壁壘,推動數據要素價值轉化。
打造數據安全流通的堅實基礎設施
“十四五”期間,我國數據規模持續擴大,2024年我國數據生產量達到41.06澤字節,較“十三五”增長超一倍,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已進入從供給側推動轉向需求側牽引、供需協同發力階段,但仍存在數據共享難、數據使用不受控、安全可信環境缺乏、數據價值難體現等一系列挑戰,數據“不敢共享、不愿共享、不能流通”等問題普遍存在,阻礙了數據要素價值充分釋放,成為制約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瓶頸。
可信數據空間是基于共識規則,聯接多方主體,實現數據資源共享共用的一種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是數據要素價值共創的應用生態,是支撐構建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的重要載體。浪潮云洲“行業可信數據空間服務平臺”作為“保障數據安全可信流通,支撐跨主體數據協同開發”的重要數據基礎設施,以國家標準為指引,以創新研發的“數據鏈網融合技術體系(QID)”為支撐,融合高性能隱私計算服務、高安全數據沙箱技術、數據全鏈路安全態勢分析、高精準數據跨域管控等可信管控技術,構建“存、算、管、治”4大核心安全域和1個運營管理域,具備軟硬一體化、分布式連接、全域互通、全流程可信等核心能力,相關技術成果達到“國際領先” 水平。
在此基礎上,形成面向研發、生產、運營、管理、平臺5大數據域的重點行業數據資源體系、數據產品體系和高質量數據集,進而面向行業打造集數據匯聚、治理、標注、驗證、評測于一體的高質量數據集供給與運營體系,構建數據——模型互促共進的“數據飛輪”體系,助力模型能力提升。
面向政務、行業和企業等重點領域的數據要素應用難點痛點,浪潮云洲行業可信數據空間服務平臺全力推動跨區域、跨行業、跨機構的數據安全可信流通與開發利用。借助多技術融合手段,平臺實現了數據安全保障與全鏈條可信追溯,徹底消除數據提供方對數據濫用、泄露的后顧之憂,破解 “不敢共享” 困境;創新打造“產品 + 服務”供需匹配機制,讓各參與方清晰感知數據共享、服務輸出帶來的切實收益,充分激發主動共享意愿,解決數據 “不愿共享” 難題;構建數據接入轉換與跨主體數據流通協同機制,通過統一數據目錄和數據合約管控,實現跨主體數據的互聯互通,攻克數據 “不能流通” 的難關。
商廣勇表示,人工智能的發展對高質量數據集的需求非常迫切,不管是政府端,還是企業端,有大量的數據資產,可信數據空間未來將迎來一個爆發期。所以這個時間段推出行業可信數據空間服務平臺,意味著接下來將在這個領域加大研發投入。“我們還會加大在可信數據空間高質量數據集方面的運營的探索,會幫助政府,幫助行業,幫助企業,更深的挖掘數據價值,賦能整個產業發展,”他說。
驅動多行業多場景數據應用實踐
浪潮云洲“行業可信數據空間服務平臺”精準聚焦政府、行業、企業等領域豐富應用場景,目前已在醫保、通信、氣象、高端裝備等行業應用落地,其中醫保行業可信數據空間近日成功入選國家數據局“2025年可信數據空間創新發展試點” 。
例如,在醫保行業,平臺構建起面向醫保的新型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重點聚焦“醫保 + 商保”應用,成功打造多層次醫療保障清分結算模式,實現 “一站式” 結算服務,推動醫保理賠效率提升55%以上,助力商業健康險從傳統的“經驗定價”邁向精準的“數據定價”。同時,積極拓展“醫保 + 金融”應用,構建綜合信用評估等 AI 模型,成功落地銀行信用評估與 “反詐”、兩定機構融資服務等場景,提升核驗效率40%以上,助力金融服務從“抵押依賴”轉向“數據信用驅動”,極大提升醫保數據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效能,為醫保與金融行業協同發展開辟新路徑。
在政務領域,平臺已支撐構建了 2 個省級數據要素流通利用基礎體系,廣泛賦能電子證照、普惠金融、醫保票據、訴求辦理、房產交易等多個政務應用場景。源源不斷地為政府、企業、行業輸送海量優質數據資源,有效破解數據孤島、隱私泄露等問題。截至目前,已實現 30 余萬群眾個人信息的安全共享,大幅簡化群眾辦事流程。同時,政務數據跨部門共享效率提升 36%,有力保障政務數據安全可信流通與高效應用,全面促進政務服務提質增效,為打造高效、便民的數字政府添磚加瓦。
未來,浪潮云洲將持續深化行業可信數據空間場景拓展,從行業級解決方案向跨領域生態共建延伸,推動更多政務、工業、農業、金融等領域的數據“活”起來、“用”起來,助力更多主體打破數據壁壘、共享要素紅利,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數據動力”,讓數據要素真正成為驅動產業升級、服務民生福祉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