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貴陽一中校園內,貴州工匠行科技有限公司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市未來智聯網絡研究院聯合開發的SomaSeek具身智能平臺進入緊張調試,預計新學期將投入使用。
AI備課助手3分鐘生成融合VR/AR的跨學科教案;基于千人千面學習路徑定制德智體美勞融合方案;機器狗24小時安全巡檢,跌倒識別與火災預警響應達秒級……此類的技術場景正逐步成為校園普及與應用常態化。
SomaSeek具身智能大腦
“這套整合‘智能硬件+工業軟件+數據中臺’的體系,以群體具身大腦調度20+設備協同,本地化部署保障數據安全,讓技術真正服務于教育本質,全面賦能‘四減五育’。”貴州工匠行科技有限公司AI事業部負責人盧宸介紹,該大模型將前沿技術轉化為教育場景的實際價值,通過四足教學機器人、化學實驗自動化設備與AI教學系統的協同,實現了“教-學-評”全鏈路數字化。
作為全球首個支持跨形態、跨場景、跨終端的群體具身大腦系統,SomaSeek具身智能平臺基于全球領先的群體具身大腦系統構建核心競爭力,協調各終端同時作業完成復雜任務。為K12教育、大學及科研機構、垂直應用場景開發科技企業及家庭用戶帶來全場景智能解決方案。
“針對科研機構與科技企業,SomaSeek具身智能大腦提供的模塊化開發套件能將機器人研發周期縮短50%以上。”盧宸說,SomaSeek具身智能平臺在人力資源領域,招聘、培訓、人才管理同樣表現優異,通過智能化優化助力企業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變。在康養領域,構建“監測—干預—服務”閉環體系,推動行業從基礎照護向主動健康管理轉型升級。
據了解,該系統實現了跨本體兼容能力支持四足機器人、人形機器人、桌面機器臂等多類型設備協同作業,打破傳統機器人“信息孤島”限制;具備22步超長任務規劃能力,決策成功率較國際主流模型提升近一倍;通過多模態感知與實時反饋機制,構建“感知-認知-決策-行動”完整閉環等三大技術突破。
“接下來,將持續深化具身智能技術的進化能力,通過前沿數據集迭代訓練,持續擴展SomaSeek系統在更多場景的行業應用,聚焦于增強AI的協同決策和持續學習能力,以科技賦能生命成長,構建更廣泛的智能化生態。”盧宸說。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盧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