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浙江長興縣煤山鎮,地處蘇浙皖交界,1943年底至1945年,這里是新四軍蘇浙軍區的重要指揮機構所在地。依托“紅色資源”和長興縣優質的“綠色生態”,當地積極布局新能源產業。紅色沃土新答卷,今天來看浙江長興如何走出一條“紅綠交融”的縣域經濟升級之路。
1943年9月,日軍發動蘇浙皖邊戰役,大片土地失陷。新四軍挺進蘇浙皖邊,以煤山鎮為指揮中心,積極開展攻勢作戰。1945年1月,新四軍蘇浙軍區成立,長興成為蘇浙皖邊抗日斗爭的指揮中樞。
如今,在煤山鎮共有新四軍蘇浙軍區18處革命舊址。當地對一些核心區域的革命舊址“串點成線”,打造紅色旅游的經典線路。去年,這里接待游客約80萬人次。煤山鎮仰峰村不少村民開起了民宿、茶館、私房菜館等,村集體經濟每年增收10萬元以上。
煤山鎮還通過生態修復等方式,讓曾經因礦山開采而滿目瘡痍的青山恢復生機,如今這里森林覆蓋率達98%以上,“綠色生態”和“紅色資源”有機融合,為村民們安居樂業提供了保障。
長興縣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積極布局以智能汽車為核心、同時發展新能源、智能裝備、數字產業和生物醫藥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在這個自動化生產車間里,工作人員正加班加點生產石墨雙極板,作為氫燃料電池的核心零部件,石墨雙極板廣泛應用于氫能源汽車、長續航無人機等領域。
在新能源領域,長興以動力電池為核心,拓展至新能源汽車、儲能裝備等領域,形成閉環產業鏈。截至2024年底,長興縣已有規上新能源企業49家,完成產值210億元,其中儲能產業賦能效應明顯。從革命舊址到綠色智造,浙江長興正朝著“綠色動力之都”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