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汛期,陜北地區強降雨頻發,位于寧夏惠安堡境內第三輸油處的靖惠和吳定管道經多輪暴雨沖刷,出現多處大型水毀及滑坡。
針對強降雨造成滑坡、崩塌、水毀等地質災害及隱患使管道安全形勢日益嚴峻的實際,該處對全線管道進行徒步風險排查,建立風險臺賬,對風險點進行分級管理,將存在管道安全隱患的關鍵點重點巡查,加密巡查頻次、加大巡護力度,從源頭上控制或降低隱患風險,確保險情早發現、早處置。提前對風險點治理措施逐項進行建檔管理,通過對現場災情核實、測量記錄相關尺寸并照相取證,搜集、整理一線資料,為水毀治理打下堅實的基礎。對管道光纜埋深檢測,組織對裸露光纜進行臨時保護,對露管的風險點采取臨時處理措施,嚴防斷纜傷管事故。針對水毀點,根據風險大小、治理方式和費用采取不同措施,對小的風險點通過治早治小方式進行處理防止災害擴大,對管道閥室及穿跨越處擋墻保護、錨固墩進行維護治理、對沿線修建排水渠進行清理疏通,對排查過程中發現的大型水毀、滑坡等風險點,上報進行治理,確保不留隱患,切實保證管道安全。
按照物資準備及暢通聯絡機制要求,為保證汛期管道工作有序進行,搶險命令能夠及時、高效執行,該處通過與管道沿線地方政府防汛、管道保護、應急救援施工隊伍等相關部門溝通聯絡,建立長效聯動機制,實現信息共享、相互配合,攜手推進管道安全管理,確保汛期災情時的應急處置。積極完善作業區防汛搶險物資儲備體系,對庫房現存防汛物資進行詳細盤查,全面掌握防汛物資現狀,提前做好汛期物資儲備,專人管理,確保防汛物資保質、保量供應,并加強員工對防汛設備實操培訓工作,有效保證關鍵時刻調得出、用得上。
(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 攝影 馬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