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晚,銀川覽山公園在夜色中勾勒出金色輪廓,隨著第一束追光刺破夜空,覽山音樂季第二場演唱會開唱。近3萬名歌迷懷揣著激動的心情早早來到現場,只為赴這場音樂之約。
一位剛考上大學離開銀川去外地求學的網友留言:“我的銀川,我在銀川的十八年怎么算?我剛離開你就開始這樣啦!”
2025年,銀川文旅集團大力培育“演唱會經濟”“夜間經濟”消費熱點,積極探索“音樂節+演唱會+”新模式,激發文旅活力,成功舉辦西北首場超級音樂節、2025覽山音樂季。多位知名藝人登臺獻唱,三場音樂節和演唱會累計吸引10萬人參與,外地游客占比呈兩位數高位增長。其間,以“票根經濟”串聯產業激發消費活力,通過聯合實施“銀票有禮”計劃,以景區、商圈、餐飲為矩陣,推動“粉絲流量”向“城市留量”轉化,不斷創新文旅產業鏈消費場景,開創“音樂+文化+旅游+住宿+商業”文旅新生態,實現“一張演唱會票撬動全城文旅消費”的鏈式反應,讓“演唱會經濟鏈”激活文旅產業新活力。
據不完全統計,“銀票有禮”活動吸引1.5萬名樂迷憑票根打卡西夏陵、賀蘭山巖畫、鳴翠湖、軍博園等10余家景區景點、130余家商超餐飲,閱彩城等重點商圈客流量提升30%以上,為探索“一個舞臺撬動全域旅游、一張票根激活全城消費” 提供了有益實踐。加快推動覽山“夜經濟”發展,以“煥新覽山·多彩文旅季”為主線,推出覽山落日大合唱、無人機星光秀場、文創市集等“白天深度體驗+夜晚爆點狂歡”雙線活動,創新打造長期夜間與短期市集互補、購物與娛樂全線貫通、商旅文相互結合的發展新模式,助推銀川夜間經濟向高品質、多業態拓展。聯動策劃花博園花園派對演唱會等大型活動,為打造城北夜間經濟集聚區,推動覽山、閱海一體化運營發展發揮引流帶動作用。
聚焦“假日經濟”發展,銀川市持續深挖文旅資源,打造文旅品牌新IP,不斷深化文旅產品供給側改革。精準把握從“觀景”到“體驗”“療愈”的轉型,打造滾鐘口“日出之約”、覽山賞“日落”等品牌活動,包裝塑造新消費場景,將自然景觀幻化為充滿活力的社交平臺、創意舞臺和療愈平臺,提升游客參與感、體驗感,有效激發消費場景背后的經濟效益。
據悉,文旅集團旗下景區西夏陵、賀蘭山巖畫、鳴翠湖等景區自主開發涵蓋文具、餐飲、明信片、公仔、紀念幣、非遺手工藝品等10余大類超300款特色文創產品,在售約1600款文創產品,深化“文物活化+科技創新+體驗升級”的多元路徑,讓靜態文物轉化為動態文化生產力。集團聚焦會展博覽主責主業緊扣銀川市建設區域總部會展中心發展契機,以創新性招展引展策展辦展助推“會展+文旅、+農業、+生態”深度融合,圍繞“一產業集群一品牌會展”,積極開展“假日經濟”促消費活動,成功承辦“第32屆布魯塞爾葡萄酒國際大獎賽”“2025年寧夏銀川體育博覽會”等活動,創新舉辦2025年首屆旅游博覽會等新題材展會,促成多個項目落地銀川,推動“會展+”產業的深度融合,促進市場交易額大幅攀升,持續釋放“一業帶百業”輻射帶動效應拉動銀川經濟發展。
為加速文旅主業資產聚合,分類推進企業轉型發展,今年文旅集團緊盯國企改革攻堅任務完成新華書店、西夏風情園股權劃轉,加速推進版畫公司吸收合并以及銀戈公司、市民云公司退出及注銷進程,加速無效低效企業出清,通過資源整合、資產盤活、成本管控、產品升級、市場拓展等舉措,多管齊下壓減治虧。聚焦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加大重點項目謀劃實施力度,完成覽山公園完善服務設施項目等重點文旅項目改造升級。狠抓產業轉型,建設高品質旅游目的地。西夏陵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通過商業街業態升級、停車場擴容、智慧化建設、打造VR互動等方式完善服務配套,成為國內文博景區熱門打卡地,游客量增幅達280%;西夏陵與賀蘭山巖畫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正在加速推進,旅游基礎設施、服務質量大幅升級,文化旅游影響力、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得到有力提升。
(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