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世界機器人合作組織、亞太機器人世界杯國際理事會主辦,北京國資公司等聯合承辦的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精彩開幕。
從賽事籌辦到產業集聚
為賽事注入核心動力
首屆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精彩啟幕,主動擔當和全力投入的北京國資人為之驕傲。
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作為本屆賽事的聯合承辦單位,北京國資公司自覺肩負首都國企功能使命,將籌辦好本次運動會作為公司的“頭等大事”,充分發揮奧運場館設施和國內外重大賽事專業運營優勢,精心謀劃、周密部署,統籌所屬北奧集團、國家速滑館和國家體育場公司全方位做好方案策劃、場地建設改造、競賽組織、接待注冊、開閉幕式和體育展示策劃執行、媒體運行、票務銷售、觀眾服務、后勤和安全保障等工作。
為保障賽事成功舉辦,北京國資公司成立工作專班,主要領導靠前指揮,統籌調度,同時組織集團總部干部員工并抽調系統內國家游泳中心、首都信息公司、數字認證公司、北科建集團、集智未來公司、北工投資公司等企業骨干力量600余人,充實到各個服務保障團隊,成為名副其實的“國資總動員”,確保各項工作高效運轉。賽事籌備期間,工作團隊加班加點,臨近賽時更是連續奮戰到深夜,團隊成員始終保持高昂斗志,每一個環節都精益求精,以首善標準全力保障籌備工作有序推進,確保賽事精彩安全。
同時,作為本次賽事的全球合作伙伴,北京國資公司不僅為賽事提供贊助,而且充分整合資源,積極對接各項目方和投資方,吸引40家國內主流投資機構到場觀賽,為投資人和技術團隊、生產廠商創造交流機會,通過賽事的牽引作用,吸引更多機器人企業落地發展,集聚產業力量,為科技發展注入新動能,打造全球科技成果展示與未來產業對話的重要窗口。
從0到1
構建機器人競技新賽事
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是全球首次舉辦機器人綜合性賽事——人形機器人首次走進奧運場館開賽,每日現場觀看機器人比賽人數將超萬人,其籌辦過程是對人形機器人技術應用、賽事運營模式等領域的突破性探索,將會對國際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作為首都重要的市屬國企,北京國資公司向新而行,勇挑重擔,統籌旗下產業資源和人員力量全力以赴投身籌備工作。
北奧集團是北京國資公司旗下具有“雙奧”服務經驗的文體企業,也是本次機器人運動會的運營方,承擔了賽事運行、市場開發任務。在賽項設計和規則制定方面,北奧集團與信息化和體育主管部門、體育經濟領域專家、人形機器人廠商和專業技術人員等展開多方調研論證,充分考慮人形機器人的技術發展實際和未來應用圖景,兼顧科技特性、競技公平以及賽事觀賞性,最終確定競技賽、表演賽、場景賽三大類共計21個項目的主體賽事,以及羽毛球、籃球、乒乓球等5個項目的外圍賽事,不僅展現機器人在高速運動中的穩定性和靈活性、藝術表演中精準的動作和流暢的節奏,也會展示其在真實工作環境中的實用性和智能決策能力。
北奧集團聯合相關主辦與承辦單位,廣泛聯絡國內外相關產業組織、高校院所開展賽事推廣,成功吸引了來自五大洲16個國家的280支隊伍、127個品牌的500余臺機器人參賽。值得關注的是,參賽隊伍涵蓋了機器人產業鏈中70%至80%的企業,其中有眾多排名前50強的機器人企業,參與廣度及行業影響力均創下同類賽事新高。
競賽場地設計具有特殊挑戰性。為適應機器人對溫濕度的要求、保障機器人的運動安全,北奧集團協同國家速滑館對場地進行化冰處理,加裝除濕設備,在地面上鋪設防火地墊、聚乙烯減震板和跑道地膠,為機器人提供兼具摩擦力與減震效果的競技表面。
為提升觀眾的觀賽體驗,國家速滑館內場頂部設置了8塊觀賽大屏,讓現場觀眾可以從各個角度觀看精彩的比賽畫面以及賽事播報信息。考慮到機器人“能量補充”需求,場館在訓練區設置了5個區域的充電設施,在確保安全的同時滿足了多樣化的補能需求。
在賽事票務銷售方面,國家體育場公司作為本次運動會的票務服務保障單位,憑借專業策劃與運營能力,成為連接賽事與觀眾的關鍵樞紐。票務團隊圍繞此次賽事的特性,精心設計票務方案,制定包含標準票、家庭套票等的票價體系,滿足不同類型觀眾需求。國家體育場自有票務平臺“巢票賽演”作為官方票務總代理,聯合大麥、貓眼等主流票務平臺全渠道銷售,并開通專屬客服熱線提供雙語服務,方便觀眾購票。票務團隊還在多個新媒體平臺開展票務推廣,線下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等地安排機器人展演與體驗,掀起了社會公眾爭相購買機器人運動會門票的熱潮。
在賽事指揮系統方面,北京國資公司所屬首都信息提供首信云基礎設施平臺,承擔了從底層通用算力和智能算力支撐、高效網絡傳輸到數據實時處理的云網算全鏈路技術保障。賽會前期,首都信息支持組委會技術團隊,積極協調“云、網、算”資源,順利實現賽事指揮調度核心系統遷移。伴隨賽會開幕和進行,首都信息技術團隊還持續協作各方,保持全賽會期7*24小時監控值守,確保系統安全、穩定、高效運行。
冬奧遺產效益最大化
“冰絲帶”打造機器人產業集聚地
本次賽事落戶國家速滑館并非偶然。北京國資公司在冬奧會結束后,持續推動旗下奧運場館探索冬奧遺產效益最大化之路,“體育+科技+自然+生活”有機融合即是國家速滑館的發展方向。“冰絲帶國際機器人月”等一系列科技教育類的高水平活動廣受矚目。
為向世界呈現一屆精彩的人形機器人競技賽事,北京國資公司充分發揮運營雙奧場館的經驗,統籌北奧集團和國家速滑館,認真研究場館內外部空間布局,新建“熊貓眼”核心賽訓基地、足球賽訓基地和機器人營地三大設施,精心打造了集賽隊訓練、產品測試、數據采集、技術驗證和公眾科普為一體的“北京人形機器人賽訓基地”,增強對全球人形機器人創新資源的“磁吸力”。
“熊貓眼”坐落于“冰絲帶”西廣場下沉庭院,是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賽訓基地的核心場區。該基地采用先進的ETFE材料搭建而成,100%裝配式設計與可回收材料彰顯綠色發展理念,場內的溫度、濕度與光照環境可被精密控制,將為機器人提供最佳運行條件,在“冰絲帶”形成醒目的科技新地標。“熊貓眼”配備48套高清動作捕捉設備,將作為本次運動會的機器人5v5足球項目的訓練和部分比賽場地。
位于“冰絲帶”西南側的ROBOLAND機器人營地以“科技紐帶,生機勃勃”為主題,設計突出“人機共融”的核心理念。營地的訓練區設有機器人充電、訓練和隊員調試交流的空間,保障賽隊高效備戰;營地的休閑展示區則面向公眾開放,讓公眾全方位體驗人機互動樂趣。
此外,位于“冰絲帶”南廣場的足球賽訓基地是最先投入實訓的場地,將定位用于新產品測試與新技術驗證。
未來,“北京人形機器人賽訓基地”將發揮更大作用,積極搭建起投資人、科技企業、科技達人的交流互動平臺,科技成果的展示平臺,青少年的體驗探索平臺,不斷激發科技創新活力,持續推動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促進機器人與人類生活的深度融合。
8月15日至17日,26個賽項、487場人形機器人競技對決將在“冰絲帶”展開,這場科技盛宴將全面展示世界人形機器人發展的綜合實力。北京國資公司將繼續發揚“雙奧國企”勇于擔當、拼搏奉獻的精神,堅持首善標準,發揮國企優勢,為辦好一屆精彩平安的機器人運動盛會貢獻“國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