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寧夏舉行第七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
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副廳長陳放介紹,第七屆中阿博覽會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交流會以“深化科技合作,共享創新未來”為主題,將于8月28—29日在寧夏銀川舉辦。
此次活動在科技部、阿盟秘書處和自治區人民政府的指導下,自治區科技廳與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地質局、《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共同承辦。大會期間,將聚焦“人工智能、清潔能源、綠色農業”等重點方向發布先進適用技術成果500項,邀請國內外院士、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等發表主旨演講,簽約國際科技合作與技術轉移重點項目5—10項。
本屆大會圍繞“一個核心”、“兩條主線”總體思路,構建“五大板塊”活動內容。
“一個核心”是深化中阿科技合作。聚焦阿拉伯國家產業發展方向和科技創新需求,圍繞人工智能、清潔能源、綠色農業等重點領域,進一步完善技術轉移協作機制,降低創新要素流動壁壘,促進先進技術落地應用,讓合作紅利惠及中阿民眾,為雙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
“兩條主線”分別是“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技術轉移方面,主要通過成果集中發布、技術專題推介、供需雙方對接等多種形式,向阿拉伯國家提供先進適用技術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創新合作方面,通過簽署人才聯合培養、網絡共建等協議,完善常態化協同機制、搭建包容性合作平臺;通過技術培訓、實地考察、主旨報告等活動,推動中阿科技人員在更廣泛的領域碰撞思想火花、孕育合作機遇。
“五大板塊”活動分別是:
科技高層對話活動
邀請中國與阿拉伯國家政府相關部門、高校院所代表,國內外院士等專家學者及各類創新主體等,聚焦清潔能源、人工智能、綠色農業等重點方向探討中阿科技合作的新機遇、新挑戰,并舉行重點成果發布和項目簽約活動。
人工智能技術推介對接會
聚焦阿拉伯國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科技需求,邀請中阿學術界、產業界人士,通過主旨報告、技術推介、洽談交流等形式,深入探討中阿雙方人工智能合作方向,推動相關技術成果在阿拉伯國家落地轉化。
荒漠化防治交流合作國際研討會
以“共筑綠色長城、共享治理經驗、共建美麗家園”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交流研討,展示荒漠化防治的新技術、新材料、新模式、新裝備等,促進先進適用成果在中阿兩國惠及更廣泛民生。
清潔能源技術交流考察國際培訓班
面向阿拉伯國家技術人員,采用“授課+考察”方式,系統講解清潔能源專業技術,解讀中國綠色發展理念,推動中阿在清潔能源領域的合作。
荒漠化防治技術與實踐國際研修班
邀請阿拉伯國家學員在寧夏實地考察學習,分享中國在荒漠化防治領域的成功經驗與先進技術,為中阿生態保護合作交流搭建務實對接平臺。
(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