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8月13日電(記者 趙磊)自主領先的航運貿易區塊鏈網絡正賦能重慶加速打造鏈通全球的內陸開放綜合樞紐。記者今天從航運貿易數字化合作創新聯盟獲悉,重慶物流集團日前與上港集團正式開啟合作,重慶港口和上海港口的運蹤數據接入航貿鏈實時分享,長江黃金水道貨運"感知"能力將提升至秒級。此外,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鐵路貨運數據也已接入航貿鏈,顯著提升鐵海聯運效率,通過數據賦能和制度創新,通道綜合物流成本下降10%以上。
我國是全球航運貿易大國,但長期以來,資源豐富的中西部地區航運貿易相對薄弱。作為我國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成渝經濟圈核心城市,重慶處于"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以重慶為戰略支點,提升長江黃金水道、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航運貿易能效,對于維護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2023年以來,中國寶武、中遠海運、招商局、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人保等中央企業和金融機構,與重慶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上港集團、上海數據集團、國家區塊鏈技術創新中心等骨干單位,共同組建航運貿易數字化合作創新聯盟,應用我國自主領先的長安鏈打造航貿鏈,作為基礎設施鏈通高價值數據,支撐港航運行、物流運輸、金融服務等重點場景應用,加速全球貨物流、資金流的高效鏈通,實現物流、金融等航運貿易各項業務提質增效。
聯盟組建以來,航貿鏈不斷為長江黃金水道、西部陸海新通道拓寬、提速。日前,重慶物流集團與上港集團正式開啟合作,重慶物流集團旗下重慶港口與上港集團旗下上海港口的運蹤數據接入航貿鏈,滬渝兩地沿長江黃金水道的船運信息將實現實時分享。一船電子產品,從重慶港口發出,沿長江順流而下前往上海港口,中轉海輪出國。貨主通過提單查詢,掌握運輸蹤跡,第一時間可預定中轉貨場,查詢響應速度將從過去的小時級提升至秒級。
在西部陸海新通道,航貿鏈推動鐵海聯運 "一單制""一箱制",實現物流運輸 "一次委托、一次付費""全程不開箱",大幅提升運輸效率。滿載汽車零部件的班列從重慶團結村中心站出發,鐵路貨運數據接入航貿鏈平臺,遠在千里之外的廣西欽州鐵路貨場,工作人員實時掌握這批貨物的抵達信息,提前安排好了港口泊位和吊裝設備,僅2天后,這批貨便可在欽州港轉海船前往東南亞地區,企業節省大量時間成本,貨物的市場競爭力也顯著提高。
汲取航貿鏈的成果經驗,重慶、上海這兩大長江經濟帶骨干節點城市在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方面,也開啟了合作。6月12日,數字重慶大數據應用發展有限公司與上海數據集團在重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圍繞共建區塊鏈網絡基礎設施體系、共筑跨境數字貿易走廊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發揮公共數據開放共享的能量,持續推動滬渝城市數字化轉型,高水平建設區塊鏈網絡西部區域樞紐。
一條數字化的"鏈"從成渝出發,沿長江東行,順路軌北上南下,緊密鏈接起全球的貨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經濟帶沿線地區聯通世界的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