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高溫炙烤著多地,平均氣溫18℃的寧夏隆德縣卻憑借這份得天獨厚的清涼稟賦,正以一場“悅見六盤?康養隆德”農文旅融合夏季旅游季活動為抓手,將“涼資源”轉化為“熱經濟”,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一場貫穿8月全域的清涼盛宴,緊扣“18℃紅色避暑?康養生態”核心特色,以“線上+線下”“體驗+消費”的多元模式,通過直播帶貨、民宿團購、采摘體驗等五大板塊活動讓清涼經濟從單一避暑向深度文旅體驗升級,讓18℃的清涼成為撬動全域發展的關鍵支點。
直播帶貨與民宿團購率先打通清涼資源直連消費市場的通道,讓18℃的價值看得見、摸得著。在楊家店望紅民窯小院的直播間里,六盤山黃芪、沙棘汁等農特產品借網紅主播的推介變身“清涼伴手禮”,從田間直達全國。酒店民宿團購則以“城市酷熱VS隆德18℃”的直觀對比、民宿主人在線互動等方式,打造“即看即定”模式,把18℃的清涼體驗與便捷消費緊密相連。直播與民俗既拓寬了農特產品銷售渠道,讓村民的勞動成果直達全國消費者,又帶動了酒店民宿預訂量激增,直接拉動住宿、餐飲等行業收入,為縣域消費市場注入活力。
紅色基因與清涼生態的碰撞,為“18℃經濟”注入精神厚度。在六盤山長征紀念館景區舉行的“悅見隆德?登勝利山”短視頻挑戰賽上,游客拍攝15-60秒豎屏短視頻,朗誦《清平樂?六盤山》并添加指定話題,即可參與評獎,最高可獲精品民宿體驗、暖鍋套餐及特色大禮包。活動以“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豪情點燃游客參與熱情,讓長征精神與清涼體驗深入人心。與此同時,楊家店村的書法主題小院里,書畫名家現場揮毫,游客以短視頻創作兌換作品,讓“18℃書法之鄉”的文化標簽隨傳播深入人心,推動紅色旅游從“觀光打卡”向“精神共鳴”轉型。
網紅達人探訪,則讓隆德18℃的清涼IP輻射更廣。“悅見隆德?網絡達人”浪隆德活動邀請知名網紅走進老巷子、上梁老街等特色點位,圍繞“非遺美食+紅色康養+生態避暑”三大 IP,通過抖音、快手等平臺宣傳旅游路線、自然風光和特色產品。達人以獨特視角將非遺美食、紅色體驗轉化為文旅符號,通過話題互動和短視頻“種草”,讓“18℃的夏天”成為隆德名片。這一傳播模式勢必吸引銀川、蘭州、西安等周邊城市游客,擴大了隆德旅游的輻射范圍,推動“涼資源”向“熱經濟”轉化,帶動鄉村特色產業升級,為縣域經濟發展拓展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數字賦能讓18℃的清涼體驗更高效。“悅見六盤?清涼隆德”小程序整合景區票務、民宿預訂、非遺體驗等功能,“一碼通行”的智慧服務讓18℃旅程更省心。游客打卡轉發即可兌換半價套餐,既提升了旅行便捷度,也為全域旅游裝上“數字引擎”。
鄉村振興與清涼經濟的深度融合更顯成效。神林鄉千畝樹莓生態觀光園里,采摘體驗串聯起長征紀念館、老巷子等景點,形成精品旅游路線。“莓”景攝影大賽吸引眾多游客定格田園之美,不僅打響“隆德樹莓”品牌,更讓果農增收有了新路徑。預計活動期間將帶動周邊農戶戶均增收超2000元,清涼底色上繪出鄉村振興圖景。
從網紅直播帶貨到數字小程序賦能,從紅色文化傳播到鄉村采摘體驗,隆德縣以18℃清涼為核心,解鎖了“生態+文化+旅游”的融合發展密碼。這場夏季旅游季活動不僅讓游客在 18℃的愜意中感受六盤山的魅力,更彰顯了清涼經濟在拉動消費、促進就業、傳承文化、助力鄉村振興中的多元價值,為六盤山區探索生態資源轉化路徑提供了生動范本。
(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