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慶“村播”現金發放現場。李寧 攝
“大家排好隊,我們開始發錢了……”8月8日下午四點,貴州省遵義市余慶縣大烏江鎮紅渡村的活動現場傳來陣陣歡呼。剛忙完當日“村播”的直播、發貨與結算,村干部便擺上桌椅,將一扎扎嶄新鈔票整齊擺放,組織村民憑票有序兌換近一周的銷售現金。一張張笑意盈盈的臉龐,映出“村播”帶貨給鄉村添的活力。
“我在直播間賣了三天的米,賣了一些李子、番茄、白菜,這個星期就有1761元的收入。”村民李云久數著鈔票笑開了花。他坦言:過去趕集賣蔬果,每次辛辛苦苦背一大背簍到集市,守一天只能賣幾十塊錢,剩下的還得背回家。如今跟著“村播”干,和鄉親們聊天的功夫,東西就在直播間搶購一空,只管坐等收錢。
75歲的烏江村村民楊永乾也是“村播”受益者。在連續四天的直播中,他賣蜂糖和蔬菜賺了885元,日均221元。而他從“村播”開始以來,已累計賣出80斤蜂糖,總收益達9000元。“村播給老百姓提供了線上銷售渠道,讓我們老百姓不出村就能把東西賣出去,既省錢又省力,我們需要這樣的平臺。”楊永乾說。
余慶“村播”直播現場。李寧 攝
近年來,余慶縣大烏江鎮紅渡村以“興業富民”為鄉村振興抓手,積極發揮村黨支部組織優勢,以直播為橋、村民生鮮瓜果為核心,打造“數字鄉場·紅渡‘村播’”品牌,實打實幫農富農,讓農業增效益、農村添活力、農民增收入。
據統計,自今年4月10日啟動以來,“數字鄉場·紅渡‘村播’”已開展直播96場,累計發貨22065件,交易金額達513194.79元,輻射范圍從紅渡村拓展至全鎮。
大烏江鎮紅渡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江偉介紹:“下一步,我們會進一步優化“數字鄉場”·紅渡“村播”的助農功能,提升直播賣貨的能力,積極吸引更多村民參與,獲得實實在在的實惠,讓大家一起共享村播甜頭。”(李寧 池小會|編輯: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