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第二十四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啟動儀式在福建南平舉行。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劉劍青、福建省教育廳副廳長吳偉平、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副董事長楊國和、福建省旅發集團總會計師余運莊、南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林湫、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趙亮、2018年(第17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總冠軍魯斯蘭等嘉賓,與來自全球133個國家的155名參賽選手共同出席。
劉劍青在致辭中表示,“漢語橋”不僅是展示中文水平的舞臺,更是結交友誼的盛會,希望選手們以語言為鑰、以友誼為橋、以夢想為帆,讓中文成為人生旅途上的“賦能者”,助力大家架設連接世界的橋梁,從而看見更廣闊的世界和更美好的自己。
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劉劍青。(供圖)
吳偉平表示,以“漢語橋”活動為契機,福建特別向全球青年發出盛情邀請,將發揮文化圣地、開放窗口和現代化樣本的地域優勢,為世界青年提供學習中文、感知中國、促進交流互鑒的廣闊平臺,在“見福建”中“見中國”,在“知中國”中“愛世界”。
福建省教育廳副廳長吳偉平。(供圖)
楊國和表示,未來三年,“漢語橋”都將常駐福建,在此開篇之年,我們精心策劃,以“閱見福建 閱見中國 閱見未來”為主線,帶領“漢語橋”選手走訪北京、福建等地,開啟一段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之旅,為中外青年友誼與文明互鑒搭建橋梁。
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副董事長楊國和。(供圖)
本屆賽事由教育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指導,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辦,福建省教育廳支持,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福建中旅旅行社有限公司、福建省廣播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福州市人民政府、泉州市人民政府、南平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協辦。
啟動儀式后,現場舉行了本屆賽事的首場“過橋積分賽”——“博古通今”筆試。該輪賽事采用筆試答題,選手們在別具傳統文化特色的冊頁試卷上作答,包括聽力、選擇、寫作三種題型,涵蓋傳統文化、歷史地理、經濟科技、當代中國等各方面內容。
(編輯:中國日報社福建記者站 胡美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