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8月3日電 當數字孿生技術蓬勃發展,如何以智慧化手段賦能河湖科學高效管護,已成為深化河湖長制工作必須解答的時代之問。
八閩大地,河網如織,福建以科技為引領,以創新為驅動,擘畫河湖庫一體化監測感知藍圖,打造出獨具地方特色的智慧治水體系,著力探索河湖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徑,持續推動河湖治理管理數字化、智能化水平躍升。
編織"天地網",實現河湖立體化監管
盛夏時節,八閩大地上碧水潤城、生機勃勃。河湖賦能城市發展的背后,離不開一張智慧之網的嚴密守護。
福建省創新建立"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的"天地網"監管系統,這套系統,具有縝密的監測、分析、統計、評價等全鏈條機制,讓河湖問題無處遁形。
"天上看"模塊,堪稱整個體系的"偵察兵"。福建充分整合129 顆衛星資源,構建起強大的衛星遙感監測網絡,每半年對全省河湖進行一次掃描。在影像接收后,專業技術人員將實時影像與歷史影像進行套合比對,可精準識別出疑似變化圖斑。
當衛星遙感發現疑似問題圖斑后,"地上查"環節迅速啟動。縣級核查整改、市級復查銷號、省級抽查監督,三級核查機制猶如三道緊密相連的防線,確保每一個疑似問題都能得到準確復核、妥善處理。
從疑似圖斑的下發、復查,到問題的整改、銷號,再到后期的跟蹤、分析與評價,離不開"網上管"這一"神經中樞"的全流程管控。"網上管"平臺以圖表、地圖等形式,直觀顯示全省河湖的監測數據、問題處理進度以及統計分析結果。平臺還創新引入預警紅黃牌和提醒約談通報機制,對于問題核查率、辦結率較低的地區,自動亮起黃牌進行預警;對于連續多次預警仍未整改到位的地區,則亮紅牌進行嚴肅警示,并啟動提醒約談程序。
福建還在水庫、堤防、水閘等工程設施上安裝了大量傳感器、攝像頭等監測設備,與河湖"天地網"監管系統連接,實現了對水利工程運行狀態和河湖生態環境的實時監測與數據傳輸,為智慧治水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持。
據福建省水利廳河湖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福建利用"天地網"監管系統,已累計接收14批共計2.3萬余幅疑似圖斑,下發問題整改通知數千份,問題辦結率超90%,效率顯著提升。
值得關注的是,福建在河湖管護中充分發揮高校的科研優勢。廈門大學發射的"海絲二號"衛星搭載了先進的光學遙感和雷達遙感設備,能夠獲取更為精準、詳細的河湖信息。廈門大學還組建了專業的科研團隊,對衛星獲取的數據進行深入分析與挖掘,為河湖監測治理提供了強大的科技力量和科學的決策依據。
"云端守護",打造智慧治水新范式
智慧賦能,源頭守護。"通過'一圖覽水',我們能直觀看到全區流域的水質、排污口等情況。"南平市延平區河長辦工作人員指著河湖生態智慧管護平臺的信息大屏說。屏幕上不同顏色的圖標標注著監測點位和問題區域。
延平區以"一圖、一屏、一體"智慧模式助力閩江源頭治理。其中,"一圖覽水"整合了無人機航拍、衛星遙感等數據,構建起流域"一張圖";"一屏管水"的智慧平臺接入水系圖、養殖場、排污口等23類數據,可直接連線河道專管員,遠程指揮巡河工作,實現"一網統管、一屏調度";"一體治水"的物業化管護模式按照"動態跟蹤、定期評估、年終考核"機制驅動專業公司,實現河道保潔效率提升、管護成本下降的雙贏。
對于閩江的守護,流域各地始終探索著高質高效的智慧化路徑。
在福州,閩江河道采砂和清淤疏浚管理工作任務繁重,如何讓河湖管護更"聰明"?福州市基于水利數據資源中心、水利一張圖兩個基礎支撐應用,建成"2+N"智慧水利平臺,打造河道砂石采運管理信息系統。其中,"電子圍欄"為采砂作業船舶劃定了明確的作業區域。安裝GPS定位設備的采砂船舶一旦超出電子圍欄范圍,平臺將立即向執法人員發出預警信息。平臺配備了50路夜視攝像頭,對采砂作業區域進行實時監控。
福州市還推行了電子準運單制度,在移動端通過業主單位申報、屬地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生成二維碼,運輸單位持二維碼運輸,接收單位通過二維碼接收,實現了對河砂采、運、收全流程管理。
2020年以來,閩江水域盜采砂案件數量大幅度下降,河道采砂秩序持續好轉。
不只閩江流域,如今,"云端護河"在福建全省都有了生動實踐。
在泉州金雞攔河閘,一套名為"云端哨兵"的智慧治水系統正為水源地安全保駕護航。金雞攔河閘承擔著下游10個縣(市、區)500多萬人民生產、生活用水和農田灌溉的供水任務,是泉州經濟"水龍頭"、"泉州人民的生命閘",也是泉州向金門供水的水源地工程。該系統通過15個高清視頻智能監測點、1 個高光譜法水質監測點以及無人機定期定點巡航巡查,構建起全方位、立體化的智能感知網絡。
"云端哨兵"系統正如河湖的"智慧神經網絡",依托先進智能算法,深度解構數據,精準識別河湖風險進行并及時預警。預警發布后,智能巡檢與聯動處置系統迅速啟動,實時跟蹤處置進度,實現對問題的高效協同處置,構建起"智能感知—分析預警—聯動處置"的閉環監管體系。處置完成后,系統可對整個事件進行記錄和分析,完整回溯并深度復盤,沉淀經驗,為今后類似問題的處置提供參考。
從人工看到天眼觀,從拼體力到拼算力,從間斷巡到實時查,在科技持續賦能與多方共同努力下,福建持續深化科技創新與河湖治理深度融合,為守護八閩河湖提供堅實支撐,并為全國河湖庫一體化監測感知體系建設貢獻了"福建智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