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如火如荼進行之際,由中國日報社主辦的“智者對話,共創未來”《圍爐漫話》系列活動于7月26日至27日在上海成功舉辦。本次活動以“體驗+對話”的雙線模式,立足上海科創高地,放眼全國AI發展,旨在向世界闡釋AI領域的“中國方案”。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首日,中國日報社外國專家石花姐(Stephanie Ann Stone)和歐文(Owen Thomas Fishwick)深入WAIC展區,化身探館主播,以沉浸式體驗的方式,生動展現了人工智能技術在交通、醫療、民生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兩位外籍專家通過鏡頭,記錄下他們體驗國產AI技術時的真實感受,捕捉AI技術如何深度融入城市運行與居民生活,并制作成“中國AI方案的全球價值”主題視頻,引發了廣泛關注。
次日,在上海中心花園廳舉行的圓桌對話環節將活動推向高潮。埃森哲亞太區聯席CEO関戸亮司(Ryoji Sekido)通過視頻連線參與討論,商湯科技亞太區CEO史軍,中科聞歌董事長、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員王磊,百度秒噠產品部總經理朱廣翔,來也科技CEO汪冠春,福瑞泰克智能駕駛首席架構師李帥君,傲鯊智能銷售副總裁朱兵,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信息樞紐院長陳雷、一號農場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姜方俊、Zand Bank首席執行官陳玉濤,“菁客”CEO、聯合創始人郎牧晨(Beecher Ashley-Brown)以及科技博主李·巴雷特(Lee Barrett)齊聚一堂,圍繞技術突破、產業發展、創新應用、治理規則、國際合作等維度,展開了深入而富有洞見的探討。
上半場對話緊扣“全球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中國實踐”主題,嘉賓們從宏觀視角出發,以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為例,剖析了中國開放包容的國際合作態度,并結合中國在政策支持、平臺建設、算法創新、數據治理、人才集聚、國際協同等方面系統推進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的實踐,共同探討了全球人工智能產業協作趨勢與治理經驗。
“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速度和創新能力令人印象深刻,”中科聞歌董事長王磊說。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社會和經濟的各方面,尤其是這次來參加上海的人工智能大會,有更深的體會。我們中國的創業者作出了非常好的貢獻,比如DeepSeek這個模型的開源,為AI的平權化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一系列的作用。”
作為阿聯酋第一家數字銀行,Zand Bank首席執行官陳玉濤表示,去年與中國企業螞蟻數科建立合作關系,探索AI在金融領域落地應用。螞蟻數科近日發布的金融推理大模型可以大幅降低金融機構應用AI的成本。他認為,這些經驗是中國技術走向海外市場的重要參考。
在談到“科技向善”這一話題時,嘉賓們一致認為,上海在AI治理實踐中先行先試,為全球AI治理規則的制定貢獻了“中國經驗”。 嘉賓們強調,人工智能的發展應始終以人為本,充分考慮倫理道德和社會責任,確保技術能夠真正服務于人類的福祉。
百度秒噠產品部總經理朱廣翔強調,AI不應只是少數人的游戲,而是一個全民的技術的狂歡, 因為各行各業都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改變自己的業務,提升生產效率,從而提升人民的生活。
下半場對話聚焦“共創未來”,企業代表們結合自身實踐,生動闡釋了AI技術應用場景如何造福人類。他們以鮮活的案例,讓觀眾切實感知中國發展AI的核心意義,并結合企業扎根上海的實踐,闡釋了上海如何依托完備的創新生態、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及高質量的人才儲備,推動AI項目從“概念”走向“場景”、從“場景”走向“規模”,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
商湯科技亞太總裁史軍稱,商湯十年發展史堪稱中國AI產業從深度學習時代到大模型時代跨越發展的微觀縮影——從算法創新到行業滲透,每個里程碑都折射出技術商業化的艱辛挑戰和巨大價值,是用真金白銀換來的實戰經驗。他表示,“我們懷著開放的心態,愿與全球伙伴分享這一份‘中國經驗’”。
傲鯊智能銷售副總裁朱兵分享了公司如何成長為外骨骼機器人領域的領頭羊。他說,上海擁有豐富的應用場景和完善的產業鏈,為人工智能企業的創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作為一個硬件的公司,我們特別感謝一些大模型公司、算力公司和我們所有的語料公司,感謝上海整個的人工智能生態環境,幫助到傲鯊完成了這樣的一個硬件產品的迭代和升級。可以說,我們在上海這一塊福地里面,得到了很多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