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氣象局于2025年7月24日9時20分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雨)IV級應急響應。
7月23日20時至24日09時,寧夏最大累計降雨量為90.2毫米。
7月23日20時至24日09時累計降雨量分布圖
據寧夏氣象臺最新預報,預計:未來3小時,銀川、石嘴山兩市,吳忠市利通區、紅寺堡區、青銅峽市、鹽池縣北部,中衛市沙坡頭區、中寧縣有小雨(1~10毫米),部分地區伴有小時雨強在10~20毫米的短時強降水。
23日夜間起,銀川市、石嘴山兩市,吳忠市利通區、紅寺堡區、青銅峽市、同心縣西北部、鹽池縣北部,中衛市大部出現小雨,部分地區出現中雨,局地達大雨或暴雨。截至24日09時,累計降雨量215站達中雨(≥10毫米),其中43站達大雨(≥25毫米)、4站達暴雨(≥50毫米),最大累計降雨量和最大小時雨強均出現在平羅縣黃渠橋鎮惠北村,分別為90.2毫米和40.6毫米/小時(24日05時)。
銀川市大部降雨量在1.0~32.8毫米,最大累計降雨量出現在西夏區賀蘭山西路街道蘆花村為32.8毫米,最大小時雨強出現在賀蘭縣習崗鎮賀蘭站為24.0毫米/小時(24日00時)。銀川站為5.1毫米。
專家提醒,防范災害性天氣疊加引發次生、衍生災害的不利影響。此次降雨過程與前期降雨有所疊加,需加強災害隱患點排查,防范暴雨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中小河流洪水和城市積澇等災害;地質災害以及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有一定的滯后性,強降雨過后更要特別防范。
目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和暑期旅游旺季,外來旅游人員和區內出行人員較多,專家提醒強降雨易造成道路、施工設備損毀,安全風險較高,相關部門需采取措施加強交通、旅游和施工工地安全管理工作,強化監測管控,做好風險防范應對工作。
防范雷暴大風對安全生產、戶外高空作業的不利影響。專家提醒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雷電防護工作,工業園區和石油、化工等企業要強化防雷安全管理,煤礦及非煤礦山企業要加密排查維護,同時關注大風對在建工地、臨時建筑、高空及水上作業等的不利影響,做好防范應對工作。
防范強對流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做好“三夏”服務保障。專家提醒相關部門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做好小麥收獲、晾曬、存儲工作;各枸杞產區需抓住晴好天氣搶摘枸杞,保障即熟即采。(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