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217876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2.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5458億元,同比增長5.0%。
今年以來,外部沖擊影響加大,企業發展環境不確定性增強。與此同時,內需潛力持續釋放、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也對我國內外貿協同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年4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加快推動內外貿一體化”。推動內外貿協同發展,可以通過統籌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促進商品、服務、要素的高效流動,這對于穩外貿、擴消費、提振信心有重要作用。
從企業角度來看,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為外貿企業經營提質增效帶來了新的機遇。如今,在電商平臺和商場超市專柜,越來越多貼著“原出口”標簽的商品走進國內消費者視野。外貿企業要主動應對國內外的新形勢,就要轉變發展思路,調整經營策略,將眼光放在穩定性和靈活性更強的市場上,通過生產要素整合、產業結構優化,提升物流效率和產業協同水平,增強自身抗風險能力。
隨著外貿企業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能力的提升,企業的產品競爭力、品牌價值也會得到提升,這既有助于促進產業向中高端邁進,也能推動國內外經貿規則對接,促進國內制度創新和內需擴容??梢哉f,“內外兼修”不僅是外貿企業應對變局的重要舉措,更是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出口轉內銷”,外貿企業也具備不少優勢。長期從事出口的企業,生產水平和產品品質有足夠的競爭力。數據顯示,去年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當中,有8.7萬家企業實現了內外貿一體化經營,同比增長了6.3%,內外貿一體化經營的比例達到了17%。不僅如此,我國擁有超大規模且極具增長潛力的國內市場、完整的工業體系,這些都是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堅實后盾,讓企業可以在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間靈活調配資源,實現“內外兼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