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熱!”連日來,滾滾熱浪持續席卷湖南,成為天氣最扎眼的“標簽”。走在街頭,陽光灼得人睜不開眼,連風都帶著股焦灼的熱氣。
這場熱浪究竟是否有“歷史性”意義?為何民眾總覺得今年夏天格外炎熱?帶著疑問,7月16日,記者采訪了湖南省氣候中心氣候預測首席專家謝益軍,聽專家為大家拆解高溫背后的“密碼”。
與往年相比較,湖南今年高溫有何特點?
謝益軍介紹,今年高溫的首要特點是首次高溫日出現時間早。3月26日,湖南迎來今年首個35℃以上的高溫日,這一日期在1961年有完整氣象紀錄以來位列第二早。
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氣溫的冷暖波動愈發劇烈,容易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3月26日漢壽縣出現的36℃高溫,就發生在一次寒潮過程前的劇烈升溫中,而寒潮影響后,全省最低氣溫降至0.1℃(花垣縣),這正是這種氣溫波動的直觀體現。
其次,今年高溫還呈現出天數偏多且強度較強的特點。數據顯示,截至7月15日,全省平均高溫日數已達12.4天,在1961年以來的歷史同期中排名第六,其中湘西、湘北的龍山、桃源等7個縣(市)的高溫天數更是創下歷史同期最多紀錄。
自6月30日起,湖南基本維持晴熱高溫天氣,7月5日,汨羅市國家氣象觀測站監測到的最高氣溫達40.8℃,打破了當地7月的氣溫極值。
湖南近幾年是不是比往年更熱?
“民眾有這樣的感覺很正常,這主要受全球變暖大背景的影響。”謝益軍解釋,這種變暖趨勢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高溫開始時間提早、結束時間延遲,極端高溫事件頻發、強發,高溫天數增多。比如2022年夏季我省的高溫強度為有紀錄以來最強;2024年7月出現“特強”等級的高溫過程,2024年9月初湘中以北出現罕見高溫,有54個縣(市、區)最高氣溫破1961年以來當地9月極值。
二是基礎溫度提升。年平均氣溫屢創百年來新高,近4年湖南省的年平均氣溫占據了1910年我省有氣象記錄以來前4位,以2024年為最高。整體氣溫提升了,不僅是白天熱,夜晚也更熱。
三是城市化進程的影響。城市熱島以及下墊面變化等因素都會導致體感溫度比天氣預報中的氣溫高出很多。世界氣象組織規定,天氣預報發布氣溫的標準是離地面1.5米、不受太陽光直射、通風環境下百葉箱中的溫度,因為,全球范圍內唯有做到標準統一,才能進行對比。因此在水泥地面上感受到的溫度和天氣預報中的氣溫有明顯區別。
預計高溫還將持續多久?
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唐明暉表示,7月16日至17日白天,省內高溫仍將持續,湘北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將達40℃左右;17日晚至20日省內多陣雨或雷陣雨,局地大到暴雨,高溫天氣有所緩解。
唐明暉提醒,湖南氣溫較高,濕度也往往較大,因此天氣往往較為悶熱。緩解高溫高濕帶來的悶熱,建議適時開啟空調的除濕功能,保持通風。穿著方面,高溫時段盡量穿寬松透氣的棉麻衣物,同時要多喝溫水,避免冷飲。高溫時段則要減少戶外活動,午后減少外出,戶外工作者尤其要注意防范熱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