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以“AI織新·智啟未來”為主題的2025首屆中國紡織服裝人工智能大會在廣州海珠區隆重啟幕。作為國家級行業盛會,大會匯聚政府和國家行業機構領導,來自全國紡織服裝行業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學者、科創企業、紡織服裝市場商圈、品牌企業,以及來自廣州市、海珠區的代表近300余人,通過主題大會、圓桌對話會、「海珠時刻」、龍頭企業參觀、招商推介會等豐富環節,全方位展示人工智能技術與紡織服裝產業深度融合的創新成果,擘畫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嶄新藍圖。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出席大會并致辭。
科技創新驅動新質生產力,紡織業邁向智能化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加速推動科技創新,實現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紡織大學黨委書記徐衛林以“AI賦能紡織產業發展”為題作報告,揭示AI如何推動紡織業從“經驗驅動”轉向“數據驅動”,從戰略高度闡釋“AI+新質生產力”如何成為驅動紡織服裝產業躍升的核心引擎。他指出,AI技術正深度重構紡織行業,全面賦能智能設計、制造升級、綠色轉型和品牌建設等環節。未來,紡織行業將依托“AI+”深化數字化轉型,構建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的現代產業體系。
政策引領AI深度融合,行業報告指明發展方向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持續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印發的《紡織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也明確提出深化人工智能賦能應用的重點任務,為我國紡織服裝行業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和廣泛應用提出了根本遵循。
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信息化部副主任、流通分會會長徐建華首發《紡織服裝行業人工智能應用分析報告(2025)》,報告系統梳理AI技術在紡織服裝全鏈條的應用圖譜,梳理AI賦能紡織服裝產業鏈各環節的典型應用場景,并作為專業協會發出倡議,呼吁全行業秉持“科技向善、創新共贏”理念,共同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規范應用與生態共建,共同開創紡織服裝行業數智化發展新局面。
企業實踐:AI全鏈賦能,重塑紡織產業生態
活動期間,波司登等服裝領軍企業,唯品會等電商平臺型企業,環思智慧、致景科技、賽趨科、基本操作、凌迪科技等產業鏈技術服務型企業,站在多樣化的行業視角,結合自身探索實踐和成功案例,分享了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賦能紡織服裝全產業鏈,促進產業提質增效的重要作用。
這些前沿洞察與實踐經驗不僅為與會者提供了寶貴的借鑒與啟示,更激發了行業內對于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的廣泛討論與深入思考,共同展望了人工智能引領下紡織服裝產業更加智能、高效、可持續的未來圖景。
大會期間,海珠正式成立廣州市海珠區人工智能大數據及現代紡織服裝產業(人才)聯盟;中國紡聯流通分會與廣州市海珠區共同發起2025中國面料創新競賽;“廣州市現代紡織服裝新質生產力研究院(籌)”正式揭牌;海珠區人民政府分別與中國紡聯流通分會,以及浙江凌迪、紹興環思等8家人工智能平臺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旨在加速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慧紡織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