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位于寧夏惠安堡境內的第三輸油處的多項外來施工項目陸續啟動,安全生產壓力陡增,從過程監督到質量驗收層層把關,該處全力構建外來施工安全管理體系,為輸油生產平穩運行保駕護航。
在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關卡,第三輸油處強化準入管理,嚴格落實“一項目一審核”制度,對外來施工隊伍開展全方位資質審查。對施工單位的資質、施工圖紙、設計圖紙,安全協議、施工人員的技術資質、身份資料、施工車輛及施工設備進行細致核驗。同時,建立施工人員“一人一檔”信息庫,核查身份證、健康證明、特種作業操作證等資料,并組織全員參與專項安全教育。
為織密施工現場的“防護網”,第三輸油處實行“雙監護”制度,由作業區安全員與施工單位聯合值守,對施工全過程進行動態監管。針對動火、吊裝、有限空間等高危作業,嚴格執行“作業票”審批流程,要求施工人員提前報備作業時間、地點、內容及安全措施,經多方審核通過后,方可開展作業。現場設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標識,配備應急物資,確保突發情況能迅速響應。
工程質量的驗收是保障施工安全的“最后關”。第三輸油處為確保施工質量符合標準,該處組建由技術骨干組成的驗收小組,依據施工圖紙,對工程進行多輪次驗收,確保工程質量達標。通過一系列嚴格的管理舉措,第三輸油處實現了外來施工項目“零事故、零隱患”的階段性目標,為輸油安全生產筑牢了堅實屏障。
(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 攝影 馬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