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全球未來教育設計大賽高教賽道分賽區預決賽于6月至7月在全球多個賽區成功舉辦。本屆大賽由北京師范大學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聯合主辦,旨在推動教育科技創新,鼓勵參賽者運用前沿技術為未來教育提供創新性解決方案。目前,中東歐、東亞、東南亞及南亞等分賽區預決賽已圓滿收官,總決賽將于7月26-28日在北京師范大學昌平校區舉行。
7月7日,南亞分賽區預決賽在馬爾代夫國立大學圓滿落幕。本次賽事由馬爾代夫國立大學、馬爾代夫國立大學學生會、北京師范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席共同承辦。自賽事啟動以來,南亞分賽區吸引了來自馬爾代夫國立大學、維拉學院等高校的團隊踴躍參與,參賽學生涵蓋教育、設計、神經科學等多元專業背景。經過綜合評審,最終12支隊伍成功晉級預決賽。
南亞分賽區現場合影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爾代夫大使孔憲華,馬爾代夫高等教育、勞工和技能發展部部長阿里·海達爾·艾哈邁德(Ali Haidar Ahmed),大賽指導委員會主席、北師大智慧學習研究院副院長陳光巨教授等出席本次活動。
開幕式上,孔憲華大使指出,在中馬建交53周年的重要歷史時刻,舉辦此項教育創新盛會意義非凡。他強調,教育合作是兩國關系的重要支柱,本次大賽不僅為雙方教育工作者搭建了高層次的交流平臺,更是落實兩國領導人共識、深化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務實舉措。阿里·海達爾·艾哈邁德部長從馬爾代夫未來教育發展視角出發,強調本次賽事不僅將推動教育理念的創新突破,更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未來人才創造了重要機遇。
陳光巨教授代表主辦方致辭,衷心感謝中國駐馬爾代夫大使館和馬爾代夫國立大學的大力支持,并對與會教育界同仁表示熱烈歡迎。他在簡要回顧北師大辦學歷史后強調,本屆大賽通過構建國際交流平臺,整合全球教育資源,共探教育創新發展路徑。 馬哈茂德·邵基校長指出,優質教育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支柱,對提升國際競爭力至關重要。他強調中馬兩國在教育研究和人文交流方面合作潛力巨大,并期待參賽者以創新思維推動全球教育進步。
預決賽歷時一天半,包含賽前培訓、開幕式、選題匯報、項目設計、路演匯報及頒獎典禮等環節。參賽選手們在導師的專業指導下,分工協作,銳意創新,全力以赴投入比賽。
在賽前培訓中,張一帆博士圍繞AIGC教育應用展開專題講解。他系統闡釋了AIGC技術從項目設計到成果落地的全流程實施方案,有助于參賽團隊把握智能技術賦能教育創新的核心要點,充分展現了人工智能對教育變革的推動作用。
張一帆博士作賽事介紹和賽前培訓
在選題匯報和路演匯報環節,各項目團隊緊扣當前教育發展面臨的挑戰,圍繞大賽主題展開創新探索。他們聚焦欠發達地區居民、自閉癥與閱讀障礙兒童等邊緣化群體,借助無人機、虛擬現實等前沿技術,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意的解決方案。其中,既有契合南亞島國文化特點的學習軟件,也有專為特殊兒童設計的創新教學方法,為全納教育發展拓寬了新思路。
經過激烈角逐,活動最終評選出南亞分賽區預決賽金獎、最佳設計獎、最佳創意獎、最佳應用獎、最佳表達獎和最具科技感獎等多個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