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魏依晨 通訊員 舒越
近日,南昌航空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劉奮成教授團隊科研成果在考古文物修復和復制中實現突破,采用增材制造技術完成的考古文物展品成功在希臘雅典中國古典文明研究院展出。
近年來,增材制造技術在國內發展迅速,已經在航空航天、生物醫療等領域廣泛應用,但在文物修復領域因其對材料強度、成形精度、加工效率等的特殊要求而受到限制。
該團隊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合作,針對具體需求完成了文物打印專用高強樹脂基材料開發,實現了文物極少支撐條件下的高效打印,開發的高精度表面拋光方法提高了打印件精度,采用SLA光固化成形技術完成了青海泉溝一號墓吐蕃時期復雜王冠和雄安古州城遺址唐代陶質龍首建筑構件的復制工作。雙方將持續加強合作,積極推廣新技術在文物領域的應用。
近年來,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聚焦材料科學、制造科學等前沿領域,系統規劃增材制造工程專業建設和科研活動,搭建公共科研創新平臺,優化專業建設方向,組建和優化科研團隊。
目前,該校增材制造技術研究成果已經在航空發動機、高超音速飛行器等領域獲得應用。未來,學校將持續加強航空特色學科和專業建設,力爭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實現更多突破,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貢獻更大力量。
(南昌航空大學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