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6月27日電(駐曼谷記者 楊萬麗)由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泰國文化部、泰國媒體發展基金會、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七屆中國—東盟視聽周于6月27日在泰國曼谷開幕。
2025年是中國—東盟人文交流年、中越人文交流年、中泰建交50周年暨“中泰友誼金色50年”。泰國文化部副部長普洛蓬·維帕迪蓬密帕貼受泰國總理佩通坦委托祝賀第七屆中國—東盟視聽周開幕,感謝中方在“泰中友誼金色50年”之際邀請泰國共同主辦視聽周。他表示,泰國政府高度重視國際媒體領域的合作,致力于通過媒體渠道積極推廣與延續泰國的文化軟實力。第七屆中國—東盟視聽周作為具有戰略意義的合作平臺,為雙方媒體及相關機構提供了寶貴的交流與合作機會,有力促進政府、企業及民間各界之間的互動對話,進一步推動媒體與文化領域的務實合作不斷深化、拓展。衷心期望第七屆中國—東盟視聽周成為推動泰國與中國,以及中國與東盟各成員國在各領域深化務實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助力各方實現持續繁榮與共同發展。
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副局長董昕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和東盟攜手打造的“中國—東盟視聽周”已成為雙方在廣電視聽領域共敘友誼、共商合作的年度盛會,為增進雙方人民相互了解、服務“五大家園”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廣電總局高度重視廣電視聽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積極致力于促進行業共同發展、增進文明交流互鑒,愿與東盟各國攜手努力,以視聽為媒,講好中國—東盟友好故事,共繪合作共贏美好藍圖,為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泰國總理政治事務副秘書長蘇西·席中坤在致辭中表示,第七屆中國—東盟視聽周的舉辦既是兩國政府、民間與私營機構攜手合作、共促發展的重要平臺,也充分彰顯了雙方媒體機構在推動交流互信中的積極作為與重要擔當。泰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與中國在媒體產業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積極推動多層次、多形式的協作。相信此次盛會將進一步深化中泰兩國在媒體產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持續推動兩國人民、企業與政府間的友好關系走深走實,共同邁向合作新階段。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胡帆表示,在視聽領域,廣西與東盟國家交流合作不斷深化,中國—東盟視聽周連續成功舉辦六屆,促成近50個合作項目。建議以人文交流為基、以視聽傳播為紐帶、以山水風光為畫卷,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厚植人文底蘊,共筑新絲路;以業態創新為翼,共同把握視聽行業發展的新態勢新機遇,為區域合作交流提供更多路徑,共促新交流。以技術賦能為勢,合作推動AI技術在廣電視聽多個場景的規模化應用,共建新視聽。
泰國媒體發展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塔納功·習素塞在開幕致辭中介紹了第七屆中國—東盟視聽周系列重要活動,希望借此契機進一步推動中泰人文交流,促進中國與東盟在多元媒體領域的協作,增進中國與包括泰國在內的東盟國家人民之間的理解與友誼。同時,衷心期盼活動取得圓滿成功,成為深化中東盟媒體與文化合作、共創緊密未來的里程碑。
出席活動的領導嘉賓共同啟動了第七屆中國—東盟視聽周。開幕式上設置了啟動儀式與開幕式晚會兩個環節,創新采用“數字+藝術”“文化+科技”等多元形式,緊扣本屆視聽周重點系列活動,邀請中國和東盟的青年歌手、影視創作者、文藝工作者、2025中國—東盟青年主播代表等匯聚一堂,以“影視音樂”為主題線索、以“對話交流”為表達方式、以“和諧共生”為情感聯結、以“江河之美”為媒介手段,串聯起跨越山海的視聽敘事,呈現了中國與東盟各領域合作的豐碩成果,敘述了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友好交往故事。
2019年創辦以來,中國—東盟視聽周已連續舉辦七屆,成為中國—東盟媒體領域互聯互通、互學互鑒的機制性平臺。第七屆中國—東盟視聽周將聚焦人文、產業、科技、青年四個維度,圍繞“新絲路、新交流、新視聽”的主題,持續發揮視聽周品牌作為廣電視聽區域合作公共產品的作用,切實服務區域內各國視聽產業交流與繁榮發展。本屆視聽周以“新絲路、新交流、新視聽”為主題,首次實現全系列活動落地東盟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