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6月27日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6月26日,在2025中國電科低空經濟發展大會上,該集團首次發布"天行"、"天衛"、"天工"三大低空經濟產品體系,標志著中國電科業已形成從單裝、系統、平臺,再到解決方案的體系化產品供給能力,將為低空經濟賦能千行百業注入澎湃動能。
"天行"中樞:低空飛行智慧大腦 全方位保障安全有序飛行
作為空中交通指揮專家,中國電科"天行"系列聚焦低空保障,面對低空飛行中的空情監控、協同決策、空地通信、資源調度等需求,提供通信網絡、定位導航、目標監視、氣象服務、飛行管服5大核心能力。通信網絡平臺通過搭建"空中WiFi",可以讓無人機與地面實施對話,信號覆蓋"無死角"。定位導航平臺作為低空飛行器的"眼睛",以厘米級精度為飛行器規劃最優的航線。目標監視設備擔當"神經網絡",在風電、機場、車站自動識別"不速之客",保障要地安全。氣象服務系統可測量600m高度內的風速、溫濕壓、降雨量等氣象信息,提供精確的天氣監測、短期預報服務。飛行管服平臺作為"運行中樞",可以避開擁堵,讓低空交通更加順暢。
在提供了全方位保障的背后,是天牧低空大模型在給予實時智慧支持,為用戶提供業務專家問答、飛行計劃智能申報、數據智能分析、輔助決策和風險識別處置等能力。作為國內低空領域首套自主研發的低空大模型,中國電科實現了多項關鍵技術突破:為了打破傳統單一模型的算力瓶頸,首創了混合專家模型與稠密模型的雙模型融合架構,成為突破萬架級無人機態勢實時處理天花板的智能引擎;其突破性構建"動態路由+多源數據融合"的技術體系,通過對超千萬條低空運行規則的學習訓練,在高算力集群支撐下實現了對復雜場景自主查詢效率提升50%的技術跨越,首次實現了"AI 驅動"的低空管服模式。該模型同時具備智能問答、輔助決策等核心能力,在低空智能管理領域創下多項技術首發成果。
"天衛"群星:以硬核創新構筑低空安全立體防線
"天衛"系列涵蓋探測識別、指揮控制、反制處置為一體的譜系化產品,并提供覆蓋城市、區域、點位的重要目標防護整體解決方案。
"游俠"一體化綜合反無人機系統創新融合電子干擾、導航誘騙與攔截集群等多元技術,構建軟硬殺傷一體化的智能防控體系。其具備行進間作戰與固定站點協同雙重模式,搭載的新質攔截集群模塊可靈活攜帶多種載荷,從地面或車輛快速發射,如"智能彈藥"般自主鎖定并摧毀目標,精準填補傳統反制手段的效能空白。高機動越野底盤賦予其全地形作戰能力,無論是要員出行防護、大型活動安保,還是邊境巡邏與戰場攻防,都能實現對多方向、多機型無人機的快速發現、智能識別、穩定跟蹤與高效處置。
"遠謀"機動式指揮車深度融合"通指一體化"前沿技術,以聯合機動作戰思維為低空經濟發展賦能,實現低空全域態勢感知、多域資源聯合籌劃與協同作業精準控制的高效統一。其搭載的6米標準方艙,采用可擴展結構設計,收攏時5個作業席位確保"動中通"實時調度,擴展后20.5平米空間容納13個席位,滿足低空經濟多場景大規模協同需求。憑借20秒極速架設撤收與靈活組網模式,"遠謀"能無縫接入低空無人機、雷達監測、衛星遙感等多源數據,構建低空經濟全要素信息網絡,無論是支撐低空物流運輸指揮調度、應急救援現場統籌,還是服務低空旅游產業協同管理,都以卓越的部署效率、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成為低空經濟高效發展與安全運行的核心指揮利器。
"玄蜂"智能無人戰車以顛覆性集成設計重構低空安全與服務范式。該系統高度融合系留無人機、周掃光電、共軸無人機等低空感知單元,搭配巡飛彈、強聲強光拒止設備等模塊化載荷,構建起 "空-地"一體化的智能作業體系,既滿足邊境巡防、城市反恐等安全場景的低空監控需求,又能為低空物流巡檢、應急救援等經濟應用提供通信中繼與態勢感知支撐。
據悉,三款明星產品已在第十五屆中國航展、第十二屆警博會等多個國內外高水平展會精彩亮相,引發多方好評與關注。
螢火蟲I環境友好型低空探測雷達采用成熟的24GHz商用芯片進行開發,對小型無人機探測距離達800米,數據率≥1Hz,輻射功率不大于7瓦,可在強雜波環境下自動跟蹤小目標。作為城市低空安全核心設備,具備高可靠(防水防塵)、全自動(免操作免維護)、易部署(低成本小尺寸)和環境友好(低輻射無噪音)等優勢,填補了低成本低功率城市低空監視技術空白。
據悉,該雷達已在中國電科低空安全驗證試驗基地(合肥)完成目標探測試驗并獲成功。
"天工"利器:描繪未來城市空中交通新圖景
"哇,這架飛機線條真是太流暢了!"展會上,中國電科展示的雙發/單發四座有人機以及翔云系列無人機,頻頻吸引現場觀眾駐足贊嘆。
隨著低空經濟快速發展,中國電科積極布局低空制造領域的核心能力,重磅發布"天工"系列產品,全面覆蓋國產有人機、固定翼、復合翼、多旋翼無人機以及飛艇、氣球等特色空中平臺,構建起中國低空智能飛行的堅實底座。
現場展出的核心產品——DA42雙發四座固定翼有人機,以卓越的飛行性能與極高的安全性著稱。該機型已累計交付超100架,服務于全國近30家141部航校,連續七年市場交付量第一。可廣泛應用于航校培訓、私人出行、航空應急、人工影響天氣等多種場景,自投入運營以來保持"零事故率"飛行紀錄,贏得行業一致好評和用戶高度信賴。
基于DA42平臺打造的"戰鴻"空中應急指揮機,更是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空白。該機型具備"一機多用、平急兼備"能力,集成衛星通信、光電偵察等多項先進設備,實現空中偵察勘測、應急通信、融合指揮、輔助決策等功能,廣泛應用于森林防火、海事巡邏、應急救援等任務場景。
翔云系列無人機以低成本、多功能著稱,涵蓋起飛重量從700千克至4500千克的多種型號,包含翔云I中型多用途無人機、翔云II大型無人機以及翔云V物流無人機。其應用領域廣泛,涵蓋應急通信、人工影響天氣、物流運輸等。其中,翔云I采用獨特的融合機身與雙尾撐倒V型尾翼設計,支持500米短距起降,飛行升限超過8000米,具備全天候飛行能力,是多場景任務的理想選擇。
此外,翔翼系列小型無人機同樣亮點紛呈,覆蓋起飛重量20公斤至150公斤。其中翔翼II已實現批量交付,具備船載平臺起降能力,廣泛用于偵察監視、通信中繼等應用場景,體現出卓越的靈活性與戰術適應力。
在未來城市空中交通加速構建的浪潮中,"天工"利器正以強大實力與前瞻布局,引領中國低空制造走向更高、更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