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團的師生們走進江西省會昌縣莊埠鄉寨富村,通過公益勞動、產業調研與青年對話等多維實踐,為革命老區鄉村振興注入青春活力,書寫了新時代青年學子的使命擔當。
六月的贛南山村,蟬鳴裹著熱浪撲面而來。清晨,師生們手持鐮刀、鋤頭等工具,向莊溪茶場一角的雜草“宣戰”。“小心藤蔓劃傷手!”村民一邊提醒,一邊示范清理頑固雜草。來自城市的學生們起初動作略顯笨拙,但在村民的指導下很快掌握要領,動作愈發嫻熟。大家分工有序,有的負責割草,有的負責清運,用辛勤汗水澆灌美麗鄉村。“這些大學生干起活來比我們還有力!”村民胡大爺微笑著豎起了大拇指。
會昌縣寨富村的茶產業基地,占地500余畝,這里不僅孕育著榮獲“海峽兩岸春季茶王金獎”的莊溪茗茶,更承載著村民們的致富夢想。茶農向師生們展示了從鮮葉采摘到殺青揉捻的傳統工藝做法,同學們結合相關專業知識,與茶企負責人展開討論,有的提出“嘗試‘茶+N’組合產品,將傳統單一茶葉禮盒與村內其它特色農產品進行跨界融合”產業聯動的建議;有的提出“開發‘莊溪茶場云領養’小程序,探索定制化茶株認養”的創新模式;師生們深入探訪了當地茶產業的發展脈絡。“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通過對茶產業的深度調研,師生們既觸摸到了農村產業升級的迫切需求,也厘清了“產業旺則鄉村興”的發展邏輯。
在青年座談會上,浙江大學的師生們與當地青年代表圍坐一堂,展開了討論交流。當地青年以農村工作實踐為引,分享了豐收的的喜悅和成長的幸福。師生們表示,此次到鄉村實踐調研,上了一堂生動的扎根基層大課,在稻浪茶香間觸摸國情、于村頭巷尾處感悟使命擔當,也使同學們在心中埋下了“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種子,鄉村振興,青春有為!
(肖達海、吳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