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6月22日訊 6月18日至22日,第31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以下簡稱“圖博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湖南出版集團攜2000冊精品圖書、9 場主題活動精彩亮相,集中展示湘書風采和湖南出版“走出去”最新成果,讓中國故事在世界舞臺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
第三十一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湖南展館人流如織。
據統(tǒng)計,第31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期間,湖南出版集團達成版權引進143種,其中意向137種、簽約6種;輸出101種,其中意向71種、簽約30種;合作出版意向1種,簽約2種。
覽精品湘書雅韻,深化文明交流互鑒
辣味蘊書香。一直以來,“能吃辣椒會出書”是湖南出版的傳奇寫照,出版湘軍深耕出版主業(yè),以出大書、出新書、出好書為使命,不斷書寫湖南出版的輝煌篇章。
走進本屆北京圖博會湖南展臺,簡約流暢的造型設計里,不失湖湘文化的厚重之美,以中華書簡與湖湘長卷為核心的設計元素,洋溢起生動樸實的文化氣韻。
一面書墻見證沉淀深厚的湖南文脈。在展臺中央的矩陣式書墻上,整齊擺放著精品湘書《湖湘文庫》,每一部卷帙里,都激蕩著歷史的厚重。幾步之外的精品書臺上,由“走出去圖書”“國際出版工程”“經典套系”等多個板塊組成的一批精品湘書,涵蓋主題出版、文學藝術、人文社科、科普生活、少兒讀物等多個類別,充分展現湖南悠久的歷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躍的現代文化,為廣大讀者獻上一道“湘味”精神文化大餐。
湖南出版展館展示的《馬王堆文庫》等傳統(tǒng)文化集成著作。
《奔向共同富裕》《靠什么團結憑什么勝利——中共七大啟示錄》《桂林!桂林!中國文藝抗戰(zhàn)》《毛澤東文譚》等一批優(yōu)秀作品,向世界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幫助海外讀者認識中國、了解中國、理解中國。
《曾國藩全集》《林散之全集》《王闿運全集》《袁隆平全集》等具有全國影響、地方特色的名人全集,彰顯厚重的歷史文化,既是湖湘文化的生動注腳,也是歷史、人文與科學交融的隱喻。
《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研究叢書》《中國貨幣通史》《湖湘文化通史》《長沙走馬樓西漢簡牘選粹》等精品力作,丈量“文明尺度”,傳承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基因圖譜。
《親愛的人們》《繡虎少年》《卓越大師2024年畫冊》等作品,從個體微光中探索世間規(guī)律,記錄每一個平凡生活中向上向善的腳步。
“文化+科技”創(chuàng)新呈現,與“左宗棠”跨時空對話
本屆圖博會湖南展臺,由中南國際會展負責設計及布展,既凸顯湖湘文脈,又彰顯科技元素,走進展臺就仿佛踏入了一個科技與文化交織的夢幻世界:科技感、沉浸式、互動性的觀展體驗撲面而來,每一處角落都散發(fā)著創(chuàng)新與活力的氣息。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圖博會湖南展臺還特別開設“卓越大師·中國”插畫展區(qū)和AI智能互動展區(qū)兩大特色展示空間,集中展示湖南出版由傳統(tǒng)出版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風采。
踏入“卓越大師·中國”插畫展區(qū),柔和的燈光灑在一幅幅精美的插畫作品上,仿佛為它們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首次集中展出的“卓越大師·中國”獲獎插畫師作品,風格各異,有的色彩絢麗如夢幻的童話世界,有的線條簡潔卻充滿力量感,每一幅都像是一個獨立的小宇宙,蘊含著插畫師們無盡的創(chuàng)意與情感。
讀者與數字人“左宗棠”在線對話。
來到 AI 智能互動展區(qū),這里又是另一番熱鬧的景象:《湖湘文庫》被數字化、智能化,仿佛一座巨大的文化寶藏,被打開了神秘的大門。在精品書臺旁匹配的智能屏幕上,讀者可以深度閱讀、二次創(chuàng)作,甚至穿越時空與左宗棠的“數字人”對話互動,真正讓湖湘文化“活起來”。
活動亮點紛呈,見證湘書走向世界
本屆圖博會期間,除了湘書精品展示,湖南出版集團還舉辦了9場重點活動。6月18日開幕日當天,《中國貨幣通史》英文版權輸出簽約儀式、“卓越大師·中國”第三屆啟動暨圖書簽約儀式、《海的那一邊》繪本簽約暨版權推廣活動先后在湖南展臺舉行。
之后幾天,湖南展臺還舉行了《陽光使者》俄語版輸出儀式、“童心筑橋 絲路綠洲”——湘版童書走進阿拉伯成果展暨戰(zhàn)略簽約儀式、《身邊的鳥類觀察》新書分享暨版權合作推廣儀式、《林散之全集》海外銷售授權簽約儀式等活動。此外,《新漢語教程》新書發(fā)布、戰(zhàn)略合作簽約及“湖南書架”贈書儀式也于圖博會舉辦期間在沙特利雅得舉行。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匯聚湖南展團各家出版社力量,更是彰顯湖南出版國際化發(fā)展思路與布局,讓中國文化跨越山海,走向世界。
讀者在湖南展館“全景湖南”打卡點拍照打卡。
第31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期間,湖南出版集團達成版權引進143種,其中意向137種、簽約6種;輸出101種,其中意向71種、簽約30種;合作出版意向1種,簽約2種?!侗枷蚬餐辉!贰吨袊默F代化圖景》《姜子牙》《大明風華》《中國非遺》等一批湘版圖書有望走出湖南、走向世界,進一步增強湖湘文化、中華文化傳播力和影響力。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何純 朱友芳|周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