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插槍、開始充電……6月12日上午,家住寧夏銀川市西夏區懷遠路街道富寧村的逯亮霞在村部智能充電車棚熟練地為自己的愛車充上電。
“家里沒安充電樁,每次充電還得跑城里,現在村里就有現成的充電樁,非常便捷。”逯亮霞開心地說。
6月9日,寧夏農村首個集光伏發電、儲能與充電于一體的智能車棚正式在富寧村建成投用。據了解,今年3月,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寧夏分公司提供25萬元專項幫扶資金,由駐村工作隊負責建設“光伏+發電+儲能智能”綜合利用新能源項目。該項目于4月25日開工,6月9日并網發電,安裝光伏板30千瓦、儲能柜64千瓦時、7千瓦充電樁7個、車棚14個,年發電量達4.8萬度,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5噸、節約煤炭30噸。
富寧村第一駐村書記張宏芝介紹,該項目能夠實現發電、儲能、充電及村部用電自動化智能控制,在滿足充電樁充電、村部辦公用電需求的基礎上,可實現自發自用、余額上網,預計每年可為村集體創收1.7萬元,節約村部辦公用電費用0.8萬元。
“新能源項目建在鄉村,既要考慮群眾的需求,也要考慮鄉村振興的需要。”富寧村黨支部書記郭嘉說,在建設之前,村里就組織規劃人員、技術人員對項目建設進行調研,最終選址在富寧村村部公共區域。這里不僅是富寧村的中心區,還是旅游必經地,建在這里能更好地滿足村民和游客的電車充電需求。同時,為方便統一管理,村民和外來人員充電均能享受優惠,掃碼充電時僅需0.5元每度,充值充電僅需0.36元每度,而所得收益將由富寧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統一保管,用于村民福利、公益事項和環境整治改善等方面。
據悉,富寧村還將發揮光照資源富集、旅游區位優越的天然稟賦,繼續拓展“光伏+”綜合利用場景,同步配套建設智能微電網系統,形成“發電-儲能-用電”一體化綠色能源網絡,進一步放大新能源項目的經濟效益。同時,打造“綠色能源+鄉村旅游”融合業態,借助村部智能車棚示范效應,在村域旅游環線布局光伏充電驛站,為自駕游客提供“光儲充”一站式服務,為鄉村振興注入綠色動能。(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