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6月13日長沙訊 中非經貿博覽會6月12日在長沙開幕,雨花區分展館中非經貿合作促進示范園迎來會期首場專題活動——人工智能與語言科技融合賦能中非經貿發展對接暨新品發布會在中非經貿博覽會常設展館舉辦。
今年,自貿試驗區雨花區塊引入中非語言服務中心,由湖南傳神科技有限公司運營。作為國內語言行業的龍頭企業,傳神語聯是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語言服務出口基地、國家科技和文化融合示范基地。“人工智能與語言科技在中非經貿領域前景廣闊,接下來我們將重點布局農業、醫療、教育等多個領域,推動經貿合作向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公司創始人何恩培介紹。
語言是溝通橋梁。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報告,非洲的語言大約有2000種,占世界語言總數的三分之一。近年來,自貿試驗區雨花區塊持續探索語言服務功能建設。“語言是服務企業出海的重要要素保障,雨花將充分發揮七大國家級平臺優勢,借助博覽會的窗口效應及常設展館的平臺功能,加快各類服務保障資源導入,提升國際化營商環境,推動更多創新成果落地雨花。”雨花區副區長彭婷婷在活動致辭中說。
“研究會將與傳神語聯等科技企業緊密合作,共同打造‘語言科技+經貿服務’模式,助力更多湖南企業走進非洲市場,”湖南省中非經貿合作促進研究會副會長彭爭在致辭中表示。
當前,人工智能已成為文化交流、經貿往來的重要技術支撐,在演講環節,嘉賓們深入探討人工智能賦能貿易發展的廣闊前景。江西科駿實業有限公司通過展示AR/VR 等技術構建的沉浸式教學場景,聚焦人工智能與教育科技在中非經貿合作中的應用場景。
“智能客服、云端法務咨詢、數字物流管理等,可有效降低貿易成本。服務貿易應從商品依附型向技術驅動型轉型。”江蘇省服務貿易協會會長李俊毅深入剖析服務貿易的戰略價值。
長沙市對外經濟合作企業協會會長曾貴陽介紹,“未來商協會將強化與語言科技企業的深度合作,構建‘技術賦能 +資源整合+服務落地’的全鏈條賦能體系。”
在本次發布會上,傳神語聯發布了任度?素問中醫大模型、智能翻譯終端與度語智慧全球多語同傳軟件、AI 農業咨詢平臺“知農語聯”3款新產品,覆蓋中醫、語言服務、農業三大領域,為中非合作交流增加了新能力。
任度?素問中醫大模型融合了中醫經典理論與現代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實現治療方案推薦、日常健康管理等,能夠為中醫企業開拓非洲市場創造有利條件。智能翻譯終端與度語智慧全球多語同傳軟件在發布會上精彩亮相,具備離線翻譯、拍照翻譯等功能,可滿足商務洽談、日常交流等多場景需求。AI農業咨詢平臺“知農語聯”正式發布,將為非洲農業從業者提供精準的農業技術咨詢、市場信息分析、種植養殖方案定制等服務。
新品發布后,“長沙市對外經濟合作企業協會語言科技服務中心”與“湖南湘品出海展貿聯盟語言科技服務中心”正式揭牌。傳神語聯與江西科駿實業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湖南傳神科技與杭州微蟻科技等7家公司及高校達成項目合作,涵蓋語言科技服務、人才培養等多個領域,未來將以語言為媒介,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何純 朱友芳|龍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