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木耳豐收季,在德陽市旌陽區雙東鎮八佛村的四川騰鴻農業食用菌產業園內一片繁忙。粉色木耳大棚里,整齊排列的菌棒上,一朵朵通體粉紅的"粉耳1號"長勢喜人,工人們正忙著采摘。
"以前靠種地收入不多,現在在這兒打工,不僅有穩定收入,還能學到種植技術。"村民謝楊花的笑容里透著滿足。作為我國首個粉色木耳新品種,"粉耳1號"的營養價值比傳統木耳高出不少——蛋白質含量高26.2%,谷氨酸含量高29.3%,多糖含量更是翻倍。
"每個菌棒能產出約1斤木耳,市場價最高可達45元/斤。"產業園執行董事楊斌介紹,憑借更高的營養價值,這批粉色木耳主要供應成都、上海、蘇州、北京等一線城市的高端餐飲市場。
目前,產業園一期大棚可容納15萬袋菌包,已帶動周邊村民務工1000余人次,年產木耳約45萬斤,年產值近900萬元。隨著二期大棚投產,預計年產木耳將突破100萬斤,年產值可達2000萬元以上。
粉色木耳產業的紅火,是八佛村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近年來,村里積極探索黨建引領模式,整合資源發展鄉村旅游、農產品深加工等新產業,重點打造櫻桃種植、肉雞養殖、木耳種植等特色品牌。通過擴大產業規模、引導農戶改良種植模式和品種,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擴大產業規模,通過土地流轉、規模化種植、就近務工等方式,完善產業與群眾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戶的錢袋子更鼓,增收路子更寬。"雙東鎮八佛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加天說。(圖/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