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寧夏舉行自治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寧夏發展和改革委副主任、數據局局長麥欣甫介紹,寧夏謀劃部署了自治區數字經濟,以“1235577”的發展思路和目標舉措,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1”就是堅持把數字經濟作為“第一增長極”的戰略方向。
“2”就是充分發揮國家樞紐寧夏樞紐節點和國家互聯網交換中心的“雙中心”功能作用。
“3”就是對數字經濟要采取非常舉措、支持非常產業、實現非常發展。
兩個“5”,就是“五大優勢”和“五個導向”,“五大優勢”:一是氣候適宜冷涼干燥的優勢;二是地處地理中心時延最佳的優勢;三是電力豐沛綠電充足的優勢;四是西部政策要素齊全的優勢;五是企業集聚產業集群的優勢。
“五個發展導向”:一是突出科技創新導向;二是突出融合應用導向;三是突出安全有序導向;四是突出開放合作導向;五是突出人才支撐導向。
兩個“7”,第一個“7”是要深入實施“七大提升行動”。一是實施數字基礎設施提升行動;二是實施數字產業化能級提升行動;三是實施產業數字化賦能提升行動;四是實施數字技術創新提升行動;五是實施數字治理能力提升行動;六是實施“人工智能+”行動;七是實施全民數字素養提升行動。
第二個“7”是到2027年底數字經濟七項指標實現新突破。一是數字經濟規模達到2700億元左右,占經濟總量的40%以上,達到全國平均水平。二是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達到640億元左右,比2021年實現翻一番。數字產品制造業增加值占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40%左右,占比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三是標準機架達到80萬架左右。四是服務器上架率穩定保持在70%以上,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五是算力規模達到80萬PFLOPS左右,智算比例超過80%,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六是在用數據中心平均能耗指標PUE穩定在1.2以內,確保達到國家標準。七是上云上平臺工業企業達到1800家左右。到2030年,數字經濟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在全國“八大樞紐”建設中保持前列,基本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基本建成“中國綠色算力之都”。
麥欣甫表示,寧夏將乘“數”而上,主動作為,打好一攬子政策“組合拳”,重點謀劃和實施好數字經濟發展“十五五”規劃,聚力打造國家重要的算力保障基地、人工智能應用基地、戰略數據災備基地和算力調度交易中心,加快建設“中國綠色算力之都”,全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著力抓好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算電協同發展、算力產業培育、產業數字化賦能、公共服務數字化提升等重點工作。
(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