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6月2日電 (記者 鐘南)5月29-3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聯合中國科學院、上海證券交易所、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先進技術成果西部轉化中心、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成功舉辦“創新驅動 播種未來”創新成果播種行動暨科產金一體化專項路演活動(成都站)。本次活動還特別策劃了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裝備制造、新材料等四大產業領域創新成果項目路演專場對接會,匯聚了域內外近40個成果項目,促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科研機構及金融機構深度對接。
參加活動的領導和嘉賓一致認為,成都是我國重要的科技創新發展高地,擁有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兩大萬億級產業集群,以及集成電路、高端軟件等10個千億級產業集群,聚集了全國優質創新主體、科技成果、創新人才和要素資源。通過創新成果播種行動,深挖創新需求,對接創新成果,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助力更多技術專利加速轉化為發展紅利,促進地方重點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固鏈。
上海證券交易所數字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技術公司董事長張曉京表示,上交所將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功能,努力為專項播種項目和四川省優質企業提供更加精準有效的科技金融服務,持續強化投融資功能,促進更多科創種苗落地成林,長成產業大樹。
成都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武侯區委書記許興國在致辭中表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產業是創新落地的載體,金融是賦能發展的血液。本次活動以“推動產業和科技創新深度融合,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為目的,希望能與各方在成都這片創新熱土共同繪制“科技研發—成果轉化—金融服務—產業升級”的協同發展圖譜,開創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中小企業是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的生力軍,為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有力支撐?;顒友埞I和信息化部有關司局和單位系統解讀最新政策,為中小企業的技術突破和產品創新提供了“精準導航”。
工業和信息化部財務司相關負責人解讀了產融合作工作相關政策,表示下一步將不斷加強金融財稅政策與產業政策協同,加強中央和地方產融合作工作統籌,加強金融支持手段“股貸債?!甭搫?,推動產融兩端同時發力、同向發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相關負責人圍繞扎實推進科技服務業重點任務落地生效,介紹了培育一體化技術市場、培育高水平科技型企業孵化器、建強技術經理人隊伍、深化成果轉化機制改革、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等方面的具體舉措。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要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占據主動,關鍵要看科技革命溢出的成果在工業制造業體系內應用的效率和效益。他回顧了播種行動在山東濟南、江蘇常熟的成功實踐,并從實施層面對“選種、育苗、培優”全生命周期的政策、資源等科技成果轉化保障服務進行了詳細介紹。
活動前期,通過事前收集、梳理上百家企業需求,為中科院等全國高等科研院所創新成果“金種子”在成都對接、落地打下了堅實基礎?;顒悠陂g,來自中國科學院等頂尖科研院所的40余項高價值科技成果與成都市超300家優質中小企業精準對接,吸引超80家金融機構及投資機構現場參與,達成意向合作百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