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啟動以來,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聚焦制度創新、精準施策、長效鞏固三大核心,扎實推進學習教育,讓優良作風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創新制度夯根基 靶向施治破頑疾
走進會昌縣的鄉鎮食堂,曾經餐桌上的多人陪餐、鋪張浪費景象一去不返。如今,下鄉出差干部們拿著手機,熟練地對著餐桌上的“贛餐碼”一掃,支付15元就可以吃個自助餐,用餐流程便輕松完成。
針對鄉鎮接待過多、財政資金浪費等問題,會昌縣率先在公務接待領域發力,探索“公務用餐”改革。通過出臺《關于進一步規范鄉鎮公務用餐的通知》《關于進一步規范接待費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取消縣內多年執行的公函制度,創新性地將赴鄉鎮參加會議、調查研究等公務活動,全部納入鄉鎮食堂15元/餐標準掃碼自費用餐范圍,不再憑公函安排公務接待,縣域內公務接待從“憑公函吃桌餐”變為“掃碼自費吃食堂”。制度實施后,全縣19個鄉鎮每月公務接待經費同比下降80 - 90%,不僅節約了財政資金,更有效減少了鄉鎮干部“迎來送往”的負擔,讓干部們能輕裝上陣,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干事創業中。
此外,為破解督查檢查考核中形式主義多發、影響干部積極性的難題,會昌縣科學制定年度督查檢查考核計劃,精簡優化督檢考事項,嚴格控制頻次,并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周期閉環式管理機制,有效避免督檢考計劃和執行“兩張皮”現象。
精準施策抓落實 學查改貫通見實效
在毛澤東舊居與中共粵贛省委舊址紀念館內,50余名黨員干部神情肅穆,認真聆聽著講解員講述的紅色故事,開展警示教育,在歷史的回響中感悟初心使命;在各個會議室、活動室,各級黨組織開展專題學習2680余次,黨員干部交流發言9760人次,熱烈的討論聲激蕩著每一個人的心靈……
會昌縣充分發揮領導干部的示范引領作用,縣長和全縣34名縣處級領導干部帶頭參加學習、帶頭研討發言、帶頭查擺問題,以實際行動為全縣黨員干部樹立了榜樣。各級領導干部也紛紛以身作則,堅持做到先學一步、學深一層,推動學習教育縱深開展。堅持把“學查改”貫穿始終,多維發力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同時,針對不同群體精準送學,“挎包宣講隊”走街串巷,為高齡黨員上門解讀政策;鄉鎮黨校內,返鄉流動黨員們聚精會神,補上學習“功課”;“車間課堂”“線上微黨課”讓“兩新”黨員隨時隨地都能汲取知識養分,確保學習教育全覆蓋。
在查改環節,各級黨組織圍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列出問題清單,制定整改措施,已完成整改317項。創新監督模式,通過“電話訪談 + 臺賬抽查 + 實地走訪”,對學習走過場的3個單位進行通報批評;暢通“12388”舉報熱線,查處隱形變異“四風”問題 5 起,通報典型案例 3 批。學習成果不斷轉化為發展動能,對標深圳梳理678項差異事項,創新推出“百福果康貸”助力臍橙產業發展,“網格化服務管理”試點讓基層治理更精細。今年一季度,全縣引進項目9個,總投資額35.9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3%,干部作風滿意度測評達95.6%,處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發展景象。
長效鞏固促提升 建章立制樹新風
會昌縣深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必須抓常、抓細、抓長。在會議室里,曾經冗長拖沓、紀律松散的會議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緊湊高效、嚴肅認真的會議。
會昌縣制定《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長效機制》,將學習教育納入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年度考核重要內容。針對查擺出的“重形式輕實效”問題,出臺《精文減會十條措施》。同時,整頓會風會紀,縮短會議時間,建立“錯情通報”制度,對遲到、打瞌睡、玩手機等行為定期通報。制度實行以來,全縣會風會紀、干部作風持續改善,工作效率顯著提升,推動各項工作高效落實。
從創新制度的靶向施治,到學查改貫通的精準落實,再到長效鞏固的建章立制,會昌縣正以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為“風向標”,持續推動干部作風向好。
(劉兆春 歐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