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昌戲劇季003來了!
5月23日至6月2日,來自中國、美國、意大利、法國、希臘五個國家的15支戲劇團隊、200余名演員及嘉賓齊聚江西會昌戲劇小鎮。《哈姆雷特機器》《貝克特在賴家老屋》《十三角關系》《暗示》《覺醒》《俄瑞斯忒亞》等精彩戲劇作品將輪番上演。
這些作品既有對經典的創新演繹,也有當代戲劇的前沿探索,將為觀眾帶來一場跨越國界的藝術盛宴。
5月23日,會昌戲劇季003璀璨開幕。華人戲劇家、上劇場藝術總監賴聲川,著名制作人、上劇場CEO丁乃竺,市委常委、副市長黃蓬勃,中石化江西分公司黨委書記仲偉,上海振興江西促進會會長馬仲器,會昌縣委副書記、縣長李茂進以及李國生、周文孝、盧杜林等會昌縣領導,以及國內外戲劇行業相關專家、明星嘉賓和中央、省、市有關媒體出席開幕式。
會昌戲劇季003開幕現場
開幕式上,在國內外的劇團攜手合作中,一個又一個引人入勝的戲劇世界呈現在眾人眼前。榕樹下,摩天劇團與小鎮的百年榕樹聯動,開啟了一場充滿生命力的藝術之旅。隨后,領導嘉賓共同喊出“讓智慧引領我們,會昌戲劇季003開幕”口號,活動就此拉開序幕,千年古邑與戲劇盛宴再度重逢。
據了解,會昌戲劇季003系列活動將持續到6月2日。期間,每天還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小鎮環游記”“小鎮會客廳”“賴聲川大講堂”“系列工作坊”等文化交流活動,觀眾在現場與戲劇從業者進行深度交流,感受體驗戲劇魅力。
小鎮怎會唱大戲?
在歡呼和熱議聲中,我們不禁要問,戲劇的種子為何會在這座古老的贛南小城生根發芽?會昌戲劇小鎮如何更有“戲”?
會昌與戲劇的結緣,緣起于祖籍會昌的中國著名劇作家賴聲川。
自2015年起,每年七八月間,賴聲川攜其代表作《暗戀桃花源》《如夢之夢》《外公的咖啡時光》《十三角關系》等話劇,如約在家鄉會昌上演。連續多年的拓展造勢,讓“看聲川戲劇”成了會昌旅游的一個熱詞。
航拍會昌戲劇小鎮
賴聲川回鄉演出,不僅為一縷鄉愁而來,也為一腔感動而來。生于美國、長在中國臺灣的賴聲川對家鄉會昌的了解僅停留在父輩的記憶與敘說中。
會昌是賴聲川的父親賴家球的故鄉。1947年,賴家球離開會昌遠赴重洋謀生,從此再也沒有回過家鄉。會昌對于賴聲川而言,既陌生又熟悉。20世紀90年代,賴聲川及哥哥賴聲羽開始了回鄉尋親之路,從此在會昌播下了戲劇的火種。
2015年以后,賴聲川再次回到會昌,發現家鄉的變化一年比一年大,他由衷地感到高興。于是,他萌生了一個夢想:“我想做一個社會實驗,這可能要10年的時間,看藝術對于會昌這樣一個小鎮,會帶來什么樣的改變?尤其是帶給家鄉年輕人什么樣的變化?”
會昌戲劇小鎮
上海賴聲川專屬劇場年均演出超過200場,上座率高達70%以上,展現出極強的市場號召力。不僅觀眾爭相購票,不少一線明星也以參演其劇目為榮。
賴聲川回到老家會昌,以賴家老屋為起點,重新規劃老屋周邊區域,建設會昌戲劇小鎮,他希望通過戲劇的形式,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和接觸戲劇,同時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為會昌的年輕人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2017年10月,會昌縣啟動了西北街改造項目,引入以賴聲川為代表的特色戲劇文化,全力打造以“戲劇文化高地、戲劇產業基地、戲劇生活社區”為定位的會昌戲劇小鎮,創新探索以“戲劇+”為核心的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小鎮如何更有戲?
走進會昌戲劇小鎮,你可以看到枝繁葉茂的大榕樹、灰瓦青磚的老房子、香氣彌漫的小吃街等傳統元素,這些元素承載著歷史記憶,形成了獨特的人文風貌。
在保留老縣城街區風貌的基礎上,戲劇小鎮突出“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打造了印刷廠改建而成的“會劇場”、老宗祠修葺而成的園林劇場、街屋改建的實驗劇場及排練場等4座功能各異的室內表演場館,同時開設大師工作坊、戲劇體驗工作坊、舞臺導覽、劇本圍讀等。此外,還配套布局食、宿、游、購、娛等商業業態,初步形成“戲劇+”的產業集群。
會昌戲劇小鎮
小鎮以戲劇為主題,圍繞“看戲、學戲、演戲、出戲”四類業態導入戲劇產業資源。
在保留原有街區風貌基礎上,建設了會劇場、園林劇場、實驗劇場、排練場四座室內表演場館和有容廣場、賴氏古宅廣場、三角廣場等開放式藝術區域。這些場所融入客家文化,打造成了“特色戲劇鎮、風景獨好城”。
如今,厚重的人文歷史與濃郁的戲劇文化在千年古鎮巧妙結合、煥發生機。
賴聲川曾說:“會昌不只是一種對家鄉的情懷,也是一種渠道,可以讓我走到一些更古老的,不管是我家族的,或者是我們一整個民族的地方?!?/p>
以戲劇為媒,圍繞著賴家老屋建設起來的會昌戲劇小鎮拔地而起。歷經種種,小鎮已經準備好,用戲劇,迎接八方來客。
以戲為引,以產興城。如今的會昌戲劇小鎮,有戲、有景、有夢,不僅豐富了當地人民的文化藝術生活,更為會昌的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