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5月24日電 5月24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空天院)在北京舉辦主題為"逐夢空天,智啟新程"的公眾科學日活動。本次活動面向中小學生等社會公眾以及空天院職工、研究生、校友及家屬等開放。通過集體預約和個人預約相結合的方式,當天約有7000余人親身參與和體驗空天科技的魅力。
本次活動主要聚焦于"空天科技與人工智能",整體分為科技展廳、科普講座、科學互動體驗、科學集市四大版塊,多維度向公眾展示了融合空-天-地-文的大格局、全鏈條布局的科學盛宴。
空天院副院長胡玉新研究員出席活動并為活動致辭。他對到場的公眾表示歡迎,希望公眾特別是青少年能夠近距離、沉浸式體驗空天科技的魅力,激發自身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在開啟本次活動序幕的研究生文藝匯演中,除了歌曲、舞蹈等傳統節目,空天院青年學子還表演了原創話劇《追夢863》,重現了"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陳芳允奠基衛星測控、推動北斗導航的壯闊歷程,以及老一輩科研人倡導"863計劃"、推進科技自立自強的精神豐碑。
在院士大講堂和研究生科普講座中,中國科學院院士童慶禧用一首耳熟能詳的唐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開啟了題為《漫談遙感》的科普報告,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向小朋友們介紹了什么是遙感、怎么實現遙感、遙感有什么用。現場的小朋友們熱情洋溢,紛紛舉手提問。在空天科技、雷達、電磁波、遙感系統、新舟60樣機、浮空艇等主題的科普講座中,研究生科普宣講團成員通過生動的案例演示和互動問答,為公眾解讀了空天科技的前沿動態與實際應用,讓聽眾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對空天科技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科普展廳內,SDG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平臺、"極目一號"Ⅲ型浮空艇、新舟60遙感大飛機樣機、地面無人智巡平臺、低空信息技術等前沿科技成果一一亮相。同時今年還特別開設了UNESCO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展區。科研人員帶領公眾近距離接觸這些科技杰作,通過互動大屏播放的科普視頻和現場講解,讓公眾在驚嘆于這些成果先進的同時,感受到祖國科技創新力量的日益強大。
在科學互動體驗區與科學集市板塊,公眾對空天靈眸-遙感解譯大模型、智繪月圖-行星遙感成果、靈犀動影-人體姿態估計毫米波雷達、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空天應急通聯系統等科技成果展示,以及腦機接口、無人導航車、無感式健康監護設備、呼吸心率監測雷達、空間天氣科普VR、遙感圖像互動、生物多樣性綜合檢測等體驗項目表現出超高熱情,也積極參與了科學集市中智能氣象雷達探測、浮空氣球智能控制、太陽能月球車和雷達模型等科學DIY項目,親身感受到科技創新的樂趣和成就感。活動特別設置的"心愿長廊"也吸引了眾多小朋友留下自己的"星際夢想",展現了新一代青少年對空天探索的無限憧憬。
此次公眾科學日活動的成功舉辦,讓公眾近距離領略了空天科技的魅力,進一步激發了公眾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加深了對科學研究的認識。未來,空天院將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激發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科學的熱愛與好奇心,培養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引導廣大社會公眾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認識世界、解決問題。
童慶禧院士為孩子們帶來一場生動的《漫談遙感》科普講座?,F場的小朋友們熱情洋溢,紛紛舉手提問
小朋友們聚精會神聆聽專家講解著陸器和巡視器的工作奧秘,戴上VR眼鏡,瞬間"登陸"月球表面。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孩子們親身體驗操控月球車月面巡視探測過程,在沉浸式互動中感受月球背面的神秘環境
孩子們圍著一只機器狗興奮不已。這只搭載AI技術的四足機器人不僅能在北斗衛星的指引下自如行走、避障,還能與小朋友親切"握手"。當機器狗感應到孩子伸出的手掌時,它會主動抬起前爪完成互動,引得現場陣陣歡笑
( 閆東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