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5月21日郴州訊 展會總成交金額21億元人民幣,單筆最大交易超6000萬元,24萬人次觀展。5月20日,為期5天的第十三屆中國(湖南)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圓滿落幕。
這場全球礦晶盛宴,吸引了來自35個國家和地區的70余家境外展商與530家國內展商齊聚一堂,6萬平方米展廳內設置了1200個國際標準展位,集中展示礦物晶體、彩色寶石、化石隕石、工藝美術品等展品,涵蓋南非孔雀石、墨西哥石榴石以及郴州本土通天玉、舜瓏玉等特色礦物寶石。
本屆礦博會以“打造消費新場景,摘顆星星送給你”為主題,成功構建了獨特的消費新體驗,展會現場收發快遞1萬余件。“掌上礦晶,青春嗨購”迷你展結合年輕人的消費習慣,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礦晶購物體驗,直播間里 “掌上礦晶” 很快售罄;AR 技術讓手機一掃就能解鎖礦物晶體的地質成因與收藏價值;在精品礦晶拍賣會上,無底價競拍的模式讓普通市民也坐上“買家席”,體驗了一把舉牌叫價的樂趣。此外,郴州本地展商將非遺銀飾與水晶結合,并推出礦晶元素文創產品,市場反響良好。
在國際交流方面,礦博會為全球展商搭建合作平臺。巴基斯坦展商通過移動支付與中國買家完成交易;印度展商多次參展,見證展會發展;國際礦物回歸展促成80余件流失海外的輝銻礦等珍稀標本回國;“一帶一路?僑助礦博”文化藝術作品展上,展現絲路風情的2米高、70米長拼布繡長卷《絲路情》同步展出。
作為“中國有色金屬之鄉”,郴州在展會期間舉辦鉍碲產業發展論壇,吸引國內外專家共商產業升級大計。活動中,相關專家學者進行了稀貴金屬產業主旨報告、論壇分析報告。郴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進行了招商推介,并與10個招商入園項目進行簽約,簽約金額達33.4億元人民幣。 “展會搭臺、產業唱戲”,推動展會向全產業鏈服務轉型。
據了解,自2015年永久落戶郴州以來,礦博會已成功舉辦13屆,實現從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成為全球礦晶領域重要展會,推動了郴州礦物晶體、彩色寶石等產品走向國際市場,同時引入先進技術、理念和資金,助力當地礦業綠色化、智能化發展,帶動區域經濟協同創新。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何純 朱友芳丨劉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