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一片林。在貴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海拔1000多米的大堡山上,有一個特殊的家庭——姚思學、姚克禮一家。
近日,中央宣傳部、全國婦聯向全社會發布2025年“最美家庭”,姚克禮一家成為10戶光榮家庭之一。
他們一家兩代,從一個人護林到一家六口共同護林育林,不懼孤寂和危險,用45年時間守護大堡山的蒼翠林海,踐行護林防火、人人有責這份護林人的誓言,留下了一段佳話,創造了一段傳奇。
大堡山林區地處武陵山區,位于道真自治縣洛龍鎮,是道真自治縣兩個國有林場之一,海拔1460米。1980年3月,時年38歲的姚思學攜家帶口來到大堡山林區,成為林場的“守護者”。
如今,姚思學已是耄耋老人,但他至今記得,當時大堡山林區只有幾間石頭砌成的毛坯房,出發前妻子盧喜娥為他準備了糧油,剛來的第二天就被耗子給“偷”了個精光。
無水、無電、也無路,姚思學每天往返20多公里巡山,腳底磨破了皮、磨出了血,硬是踏出了一條條山林曲徑。
守林、護林是孤獨的。姚思學干脆把家安在林區,帶著妻子以及兩個年幼的兒子搬進林區。當時,大兒子姚遠禮九歲,小兒子姚克禮才三歲。
自1982年秋季開始,姚思學就一邊收集種子,同時也從農民手中購買,一年可積攢200多斤杉樹種子。春天育苗,年末移栽,經不懈努力,大堡山林區面積從當時的1萬多畝,擴張到如今的3.7萬多畝。
1999年,從小受到父親感染的姚克禮初中畢業后,毅然來到大堡山林區當起了護林員。幾年前,姚克禮的妻子張柳妮、大哥姚遠禮和嫂子均已成為護林員,接力了父親的護林育林工作。
這些年里,姚克禮一家將大堡山上大大小小的林場都走了個遍,山上有哪些便道,有哪些水源,哪些地方需要重點防護、補植補造……他們都了然于胸。
泥石小路邊,國儲林間伐后,林木略顯稀疏。姚克禮說,他們每年都會種樹,同時常態化做好巡山巡林、森林防火等,希望這片林子能夠長得更好,變得更綠。
姚克禮介紹,林區最怕發生火災,尤其是天干物燥的時候,常常提心吊膽,晚上八九點經常還到卡點提醒路人和過往車輛,注意防火別亂扔煙頭。
為防止不法分子偷砍盜伐樹木,姚克禮公開了自己的手機號,并在林區設立舉報箱,廣泛收集線索。工作中,他還不時到周邊村民家宣講森林保護法、野生動植物保護法、森林防火條例等法律法規,積極動員周邊群眾主動參與到保護森林的隊伍中來。
四十五載風雨兼程,四十五載接力護林。大堡山林區郁郁蔥蔥,姚家人守護的林區從未發生過一起火災,也從未發生過一起盜伐林木事件。2022年以來還建成了國儲林項目示范點300余畝。(韓克超 陳慶軍|編輯: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