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旅途、文化相伴。“我的鐵路風景”主題宣傳第二季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廣大網友用手機、相機、畫筆定格鐵路沿線美麗的流動畫卷,記錄鐵路線串起的文化名勝,追尋難忘的鐵路記憶,鐫刻身邊的文明景象。(據中國鐵路微信公眾號5月9日)
當復興號列車掠過金黃的油菜花海,當綠皮慢火車馱著沉甸甸的果蔬駛向集市,當異國面孔在高鐵窗外交織出驚嘆的目光——這些躍動在鐵路線上的生動圖景,何嘗不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鮮活注腳。作為縱橫九州的“鋼鐵詩行”,鐵路路網不僅丈量著地理的廣度,更勾勒著時代的深度,讓每個乘客都能在流動的風景中觸摸發展的脈搏。
山水作韻,美景鋪陳發展“詩行”。從居庸關長城腳下蜿蜒的“開往春天的列車”,到西安古韻中的“漢唐文化專列”,鋼鐵長龍正以大地為卷軸,書寫著交通賦能美好生活的美篇章。鐵路在文旅融合大潮中,不再局限于傳統的運輸角色,而是積極創新,把列車打造成一個移動的觀景平臺,讓人們在途中就能盡享美景。同時,鐵路還在列車上融入文化元素,如對詩、干花書簽制作等,也使傳統文化在旅途中得以傳承和弘揚,平凡的列車旅行瞬間充滿詩意與遠方。
煙火為墨,溫度暈染幸福“詩行”。無論是高鐵的“中國速度”帶來的效率與自豪,還是慢火車承載的溫情與堅守,鐵路風景都是一幅流動的、立體的、充滿生命力的社會長卷,展現著中國大地的人間煙火。湖南懷化至貴州銅仁之間的7272次“賣菜專列”,每天搭載果農和菜農前往銅仁城區售賣果蔬;各趟“點對點”務工專列使務工人員更加便捷出門“淘金”;在Y831次“我的韶山行”紅色研學專列上,乘務員與學生一同分享紅色故事、朗誦詩詞、合唱歌曲,歡聲笑語不斷……這些穿梭于城鄉之間的“民生專列”,連接的不僅是地理上的距離,更是發展機會的均等、文化資源的共享,讓每個奔波的身影都能在鐵路的“快車道”上,追上幸福生活的腳步。
長橋飛架,文明對話時代“詩行”。如今,隨著免簽政策的放寬,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穿越山海奔赴中國,他們或搭乘高鐵穿梭城市之間,或沿著街巷阡陌Citywalk,在旅行中觸摸中國的時代脈搏與文化肌理。印度博主“游牧旅人”搭乘中國高鐵,從北京一路向西,用手機拍攝下秩序井然的火車站、熱情專業的工作人員以及干凈整潔的車廂環境,在海外社交平臺獲得大量點擊;美國網紅“甲亢哥”在中國行中,乘坐高鐵全球不間斷直播6小時的旅行體驗震驚全網,讓外國網友直觀地感受到中國高鐵的魅力與力量。外國游客深入中國各地,自發拍攝視頻傳播來華旅行良好感受,體驗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不僅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也增進了彼此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友誼,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開放、友好、多元的文化魅力。
當我們透過車窗,不斷流動的風景是時代進步的刻度,是文明交融的紐帶,更是人民幸福的見證。鐵路,作為時代的動脈,將以其獨特的方式,承載著無數人的夢想與希望,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一路飛馳。(廖雪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