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5月15日電(記者 程鈺)騰訊控股(00700.HK)5月14日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在核心主業穩健增長與AI技術加快驅動下,騰訊今年開局表現強勁,高質量增長引擎持續加速。
一季度,騰訊實現營收1800.2億元同比增長13%,毛利1004.9億元同比增長20%,經營利潤(Non-IFRS)693億元同比增長18%。其中,毛利、經營利潤增速已連續十個季度領跑營收增長。
騰訊三大核心主業——增值服務、營銷服務、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的收入與利潤齊增。基于可持續高質量收入來源,騰訊AI戰略持續加碼:當季研發投入同比增長21%,資本開支同比增長91%,有效投入到大模型等核心技術領域。
與此同時,AI技術已在提升用戶粘性、優化廣告投放及推動企業服務升級等關鍵領域取得突破,持續反哺騰訊核心業務擴大收入,形成良性循環。
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二零二五年第一季,我們的高質量收入保持堅實的增長態勢。AI能力已經對效果廣告與長青游戲等業務產生了實質性的貢獻。我們亦加大了對元寶應用與微信內的AI等新AI機遇的投入。我們相信,在AI戰略投入階段,現有高質量收入帶來的經營杠桿,將有助于消化這些AI相關投入產生的額外成本,保持財務穩健。我們預期,這些戰略性的AI投入將為用戶與社會創造價值,并為我們產生長期、可觀的增量回報。”
三大主業輪動領漲,高質量增長支撐AI長跑
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騰訊展現出強勁韌性,三大核心板塊一季度毛利同比均有提升,以穩定的輪動式增長抵御周期波動。
增值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7%,其中,游戲業務表現亮眼:本土市場依托《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頭部產品的持續活力,疊加《三角洲行動》等新芽增量,收入同比增長24%;國際市場在《PUBGM》與Supercell系列產品驅動下,收入同比增長23%至166億元,連續三個季度突破收入新高。通過“長青戰略”的深化落地,游戲業務整體增長24%。另外,騰訊視頻付費會員數同比增至1.17億,騰訊音樂付費會員數同比增長至1.23億。
營銷服務業務同樣延續積極增勢,得益于用戶參與度提高、廣告平臺持續的AI 升級以及微信交易生態系統的優化,當季收入同比增長20%至319億元,連續十季實現兩位數增長。本季來自大多數重點行業的營銷服務收入均有所增長。
今年以來,微信持續激活交易生態:視頻號櫥窗帶貨達人可升級為“微信小店帶貨者”,實現全域帶貨;微信小店功能持續完善,在推出朋友圈分享、藍包抽獎等新場景的同時,還為商家提供更多的入駐支持,以擴充品牌商品庫,為交易額同比迅速增長作出貢獻。
本季度,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躍賬戶數增至14.02億,視頻號、微信搜一搜、小程序等流量池商業化能力加速釋放,為營銷服務業務創造更多增長空間。
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至人民幣549億元,其中,金融科技服務的收入增長主要由于消費貸款服務及理財服務收入增長;企業服務收入的增長則受云服務收入及商家技術服務費的增長所驅動。
AI in All激發活力,助力廣告增收及游戲長青
依托完善的產品矩陣、使用場景和商業生態,騰訊的AI戰略布局正穩步展開。在將AI技術擴散至廣闊市場的同時,也通過AI in All的策略,讓旗下全業務線加速AI化迭代,激發出新的生命力與協同效應。
在C端市場,騰訊的AI應用實現了全場景的用戶覆蓋。一方面,原生AI產品表現突出,元寶、ima等行業頭部應用快速更新迭代,尤其元寶通過混元、DeepSeek的雙模驅動實現用戶顯著增長,并于近期入駐微信聯系人列表,實現從智能創作到社交分享的無縫銜接。
另一方面,核心產品通過AI技術升級獲得全新能力與增長空間。微信、QQ、騰訊文檔、QQ瀏覽器、騰訊會議等多款億級用戶規模的產品,依托騰訊混元以及外部領先模型,陸續上線AI新功能,為用戶的工作、學習及生活場景帶來便利。
微信生態多場景AI應用加速:搜索場景搭建快速回答+深度思考的AI搜索新體驗;公眾號和小程序工具引入AI能力,提升內容生產與開發效率;視頻號通過算法優化持續提升用戶參與度。系列舉措推動微信由連接平臺向智能生態持續進化,未來仍有不少想象空間。
在產業端,騰訊AI技術也在加速深入實踐,通過API、SDK等形式開放AI、云計算、安全等核心技術,幫助千行百業通過AI提效:依托自研模型、算力集群與大模型知識引擎,為企業智能化轉型提供解決方案;同時通過AI與數據庫、音視頻等云產品的深度融合,持續推動產業創新。
一系列標桿案例正持續涌現,如助力一汽豐田將客服機器人解決率提升至84%,支持大參林構建立首個醫藥零售行業AI知識庫等等,AI技術的產業價值不斷得到驗證。
AI技術已為騰訊帶來實質的業績回報。在營銷服務領域,AI驅動的智能廣告投放系統顯著提升匹配精準度,帶動多個垂直行業廣告主投入同比增長。在游戲領域,AI技術通過優化用戶體驗,提升產品活躍度,增強長青產品粘性,例如《和平精英》在今年引入 DeepSeek 大模型,推出 AI 助手和AI隊友為玩家提供游戲指導和對局陪伴,提升了游戲的用戶參與度。在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板塊,AI也帶動相關收入增長。財報披露,騰訊云音視頻解決方案連續七年按中國市場收入計排名第一,通過接入大語言模型能力,音視頻解決方案的內容生成、媒體處理和即時互動的體驗得以提升。
深耕自研持續突破,從算力到人力全面加碼
伴隨著AI技術在各業務場景的大規模應用,騰訊持續夯實技術底座,當季資本開支達274.8億元,同比增長91%,占營收15%;研發投入189.1億元,同比增長21%。截至2025年3月底,騰訊在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專利申請公開總數超過8.6萬件,專利授權數量超過4.6萬件。
騰訊自研大模型混元今年持續迭代升級,相繼推出深度思考模型T1、快思考基座模型Turbo S,在多項關鍵能力測試中領先全球。在SuperCLUE4月初的最新測評中,騰訊混元T1模型競爭力突出:項目級代碼生成穩居國內第一陣營,數學推理表現更超越GPT o1、Claude 3.7等國際主流模型。
同時,騰訊混元在視頻生成和3D生成領域推出多個新版本模型。最新發布的騰訊混元3D生成模型,建模精度提升10倍,顯著優化幾何表現,分辨率從標清升級到高清。同時混元3D AI創作引擎的免費生成額度提升至每日20次,大幅降低3D內容創作門檻,幫助用戶簡易高效生成專業級3D模型。
自研領域的多項技術突破背后,騰訊在AI領域發起了“從算力到人力”的全面加碼。公司高層在內部明確表態:“只要業務團隊能證明其項目是在產品中實現AI賦能,或是開發獨立的AI工具產品,在資源保障的前提下,公司將不設算力和人力限制。”
在強化AI人才建設方面,騰訊重點推進“青云計劃”,將大模型作為核心招聘領域。此外,騰訊還啟動了史上最大就業計劃,3年內將新增2.8萬個實習崗位并加大轉化錄用,其中2025年將迎來1萬名校招實習生,六成面向技術人才開放。目前,騰訊集團近半正式員工直接從事技術研發工作,科技類人才整體占比超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