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晚間,金科公告稱,公司及全資子公司重慶金科重整計劃均已獲第二次債權人會議表決通過。
公告還顯示,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已裁定批準金科重整計劃,并終止重整程序。這意味著,金科重整計劃獲得法律認可,正式進入重整執行環節。
作為近年來首家主動申請重整并被法院裁定批準重整計劃的大型全國性上市房企,金科的破局重生極具樣本意義,將成為大型房企通過司法重整化解風險的范例。
“地產重整第一股”率先破局
近年來,房地產遭遇周期性困境,一些大型房企經營狀況惡化,深陷流動性風險和債務危機。
金科不回避責任,主動作為,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推動企業重整,希望以此恢復運營能力,化解債務風險,保障債權人權益。
2024年2月21日,金科正式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兩個月后,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金科股份及重慶金科的重整申請。
此后,金科陸續完成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召開、投資人招募、重整計劃(草案)修訂等工作。
據悉,金科已引入上海品器聯合體、中國長城資產、四川發展證券基金三家產業投資人,同時完成與20余家財務投資人的滿額簽約,重整投資人以26.28億元認購公司資本公積轉增的30億股。重整投資人已經足額繳納第一期履約保證金。
在今年2月召開的重整案第二次債權人會議上,《金科股份重整計劃(草案)》獲得了債權人會議表決通過。《重慶金科重整計劃(草案)》雖然獲得了第二次債權人會議財產擔保組、職工債權組、稅款債權組表決通過,但普通債權組暫未通過。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普通債權組為金融機構債權人,部分債權人正在履行內部程序,待履行完內部決策程序后方可投票表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八十七條第一款規定,重慶金科將與普通債權組協商,并由普通債權組再次表決。
當時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重慶金科過關的概率非常大,只剩“臨門一腳”。
截至5月10日18時,《重慶金科重整計劃(草案)》獲得了第二次債權人會議普通債權組再次表決通過。
歷時一年多時間,在政府、投資人、債權人等多方助力下,金科重整計劃終于取得了司法層面上的決定性結果。
金科重整計劃獲批,打破了此前無上市大型房企通過司法重整脫困的僵局,對大型房企債務風險化解極具樣本價值。
涅槃重生 ,“新金科”謀求戰略轉型
重整,作為以挽救債務人企業、恢復公司持續盈利能力、保護債權人合法權益為目標的司法程序,既是市場化、法治化化解風險的重要方式,也是最大化保障各方利益的有效途徑。
目前已有大量上市公司重整成功案例,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果。
作為“地產重整第一股”,金科表示將以司法重整為契機,化解流動性風險、消除債務負擔、淘汰低質低效資產,從根本上改善經營發展質量。
如果金科順利執行重整計劃,將引入增量資金重構業務發展基礎,有利于優化公司資產負債結構、提升企業的持續經營及盈利能力,也能更好保障購房者權益,
更重要的是,金科將借助重整推進經營模式轉變,謀求高質量的戰略轉型。
《金科股份重整計劃(草案)》明確提出,未來新金科的定位是:“以科技創新和運營管理為核心能力的不動產綜合運營商。”顯然,這區別于過去以高負債、高杠桿開發模式為標志的傳統開發商。
根據重整計劃,金科將重新構建經營模式,布局“投資管理、開發服務、運營管理、特殊資產”四大業務板塊。通過投資經營特殊資產、運營開發改善型住宅、做精做強收費服務、創新發展產業機會,實施“汰舊、取新、強鏈”轉型路徑。
這當中,金科將特殊資產作為主營業務之一,尤其受到外界關注。
事實上,中國特殊資產行業市場空間巨大,其中僅不良資產的存量規模就達10萬億元。經過本輪行業深度調整,市場主體將大幅減少,大量因企業主體陷入困境而產生的特殊資產將逐漸增多,亟待處置變現。
金科在房地產開發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重整裁定通過后可以輕裝上陣參與特殊資產的運營管理和盤活,從而形成較強的市場影響力和差異化的競爭能力。
房地產行業持續深入調整的當下,房企都在謀求發展模式的轉變,金科重整之后的戰略轉型尤為堅決,方向也非常清晰。這得益于重整產業投資人的賦能與助力。
上海品器聯合體、中國長城資產、四川發展證券基金三家產業投資人,形成了“優質資本+央企AMC+地方國企”的強強聯合。在全部重整投資人中,國有背景的投資金額占比37%。
據悉,產業投資人組合將充分發揮各自的產業優勢、資源優勢和管理優勢,保障金科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從金融工具、科技賦能、運營能力、激勵機制、品牌重塑等多個方面為金科注入增量資源,為轉型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當前,房地產行業正處于一個關鍵的調整階段,高杠桿、快周轉的規模擴張模式難以為繼之后,整個市場都在思考究竟要去向何方。
為此,中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認為:作為首家進行司法重整的全國性上市房企,金科通過“司法重整+戰投賦能+業務轉型”模式,驗證了房企化解債務風險的可行性路徑。其經驗表明,通過法治化、市場化手段重構經營模式,房企完全可能實現“破繭重生”,這對穩定行業預期、加速市場出清具有重要示范價值。
為什么金科能重整并獲裁定通過
金科為什么能成為首家進行司法重整的全國性上市房企,并裁定通過?
梳理下來,無非三個方面。
其一,基本面底色較好,具有重整價值和可持續發展機會
作為深耕房地產行業多年的上市公司,金科盡管深陷債務困境,但仍然擁有優質的資產和扎實的運營開發能力。項目圍繞京津冀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成渝經濟圈和長江經濟帶城市群深耕分布,土地儲備和可售資源充足,核心管理團隊成熟穩定,開發產品有良好的市場口碑和品牌影響力。
正如品器資管CEO李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選擇參與金科的重整在于,“相比于其他出險房企,金科的業務結構比較清晰,資產和運營狀況也相對干凈,產品能力、團隊架構、運營體系仍然具備一定競爭力。”
其二,不躺平,有擔當,積極作為。
金科持續把“保交房、穩民生”作為首要經營任務。
近期公布的金科股份年報顯示,2024年,累計交付總面積1205萬平方米、交付總套數72420套,涉及交付批次285個,涵蓋全國92個城市實現167個項目交付。其中提前交付項目51個,提前交付批次66個,提前交付面積201萬平方米。
自保交房工作開展以來,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金科累計交付面積4647萬方,累計交付套數超30萬套,累計完成比例95%,位于行業前列。在嚴峻挑戰面前,金科依然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兌現交付,保障購房業主合法權益。
金科管理層及員工隊伍也保持著極強的穩定性,在危機中積極自救。據悉,公司部分管理層司齡已超過20年,核心管理團隊8年以上司齡占比超過70%,全體員工3年以上司齡占比超過70%,這確保了公司各項工作的正常、持續、高質量開展。重整期間,金科股份全體高管團隊無一人離職,公司董事長周達和總裁楊程鈞主動帶頭提出降低薪酬,與公司共克時艱。
其三,政府支持,多方協力。
作為一家生于重慶,長于重慶的房企,客觀地講,金科對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在推動城市化進程、提升人居品質等方面曾做出了有益貢獻。
重慶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金科重整相關工作,成立了風險防范化解工作專班。在堅持法治化、市場化原則的前提下,在重慶市委、市政府的金科工作專班與法院形成了有效運行的“府院聯動機制”,為重整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協調與支持,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重慶市五中院在整個重整案件的審理過程中,依法保障各方主體的權利,高效推進各項程序,平衡各方利益訴求,確保了重整工作的順利進行。
上海品器聯合體、中國長城資產、四川發展證券基金三家產業投資人強強聯合,不僅帶來了資金,更帶來了重要的發展資源,賦能金科戰略轉型,也給債權人吃下了定心丸。
各方的支持,讓金科重整進程得以快速推進,重整計劃最終獲得司法層面的裁定批準,進入重整執行環節。
(注:此文屬于央廣網登載的房產行業信息,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