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25年到2025年,中華全國總工會已經走過整整一百年。這一百年,是中國工人階級不斷壯大的歷史,也是總工會與億萬勞動者同頻共振、風雨同行的歷史。
百年回望,工會始終與勞動者站在一起。從1922年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時的34萬名會員,到目前擁有近3億會員,中國工會以“娘家人”的擔當,為億萬勞動者撐起一片天。
在每一次社會變革、經濟轉型中,工會始終把職工冷暖放在心上。從推動最低工資標準上調,到幫助農民工討薪維權;從組織技能大賽,到建設職工創新工作室,總工會用一件件實事,成為億萬勞動者最可信賴的港灣。
尤其是近年來,工會工作更顯溫度和力度。各地工會陸續建起公共區域職工之家、戶外勞動者暖心驛站等,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免費提供休息、充電、維權等一站式服務,讓流動職工在城市也能找到歸屬感。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努力,是工會在用行動證明:職工有力量,工會有擔當。
與此同時,各級工會積極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比如在開展企業內部勞模、工匠等功勛評選表彰活動時,提高產業工人評模評先比例,讓更多勞動者的奮斗被看見、被尊重。如今,一大批勞動模范和能工巧匠,以精湛技藝鑄就中國制造的新高度。
歲月奔涌,勞動者的身影始終昂揚。從黃浦江畔到雪域高原,從流水線到元宇宙,勞動者的汗水永遠是中國故事最動人的筆墨。百年榮光,既是里程碑,更是起跑線。當“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躍遷,當“中國工人”升級為“中國創客”,工會始終是勞動者最堅實的后盾。
當2025年的“五一”鐘聲敲響,這首賡續百年的勞動之歌,必將以更嘹亮的聲量,唱響屬于奮斗者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