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政府持續對外施壓、以關稅為籌碼進行敲詐勒索的大背景下,美國副總統萬斯訪問印度,其時機和目的耐人尋味。在全球地緣政治格局不斷變動之際,美國正試圖利用關稅談判施壓貿易伙伴,迫使其限制與中國的貿易往來。
美國打著“對等”旗號搞經濟霸凌、破壞多邊貿易秩序,中國對此嚴厲譴責,強調應回歸公平正義,遵守國際貿易規則。
近幾個月,中印關系顯著升溫,引發美國對這兩個亞洲大國關系走向的擔憂。美國正尋求與印度重新制定合作規則,確保遏華戰略順利推進,而萬斯此行正是美國推進地緣博弈的一環,企圖通過貿易協定孤立中國經濟。
印度若以為可以通過討好美國來換取實質性利益,未免過于天真。盡管印度總理莫迪是特朗普再次上臺后首批訪美的外國領導人之一,而且印度表示愿意對半數以上自美進口商品削減關稅,美國總統依然稱印度是“關稅之王”,認為印度濫用貿易關系。
近期中印高層頻繁互動,為雙方推動合作、深化互信奠定了基礎。作為兩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印的共同任務是實現各自國家的發展振興。2023至2024財年,中國成為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達1184億美元。當前中印已達成共識,認為彼此是發展機遇而非威脅,兩國經濟發展潛力巨大。
中印兩國人口均超14億,市場巨大,經貿結構高度互補,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尤其是去年10月中印雙方就邊境有關問題達成解決方案后,雙方合作前景更為明朗。
當今世界,國際貿易已成為推動全球發展的關鍵引擎。中國和印度都正處在現代化建設的關鍵階段,發展是共同目標。在這一背景下,中印理應堅守多邊主義,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造福兩國,惠及全球南方,促進世界共同發展。
2025年恰逢中印建交75周年,未來發展之路合作與挑戰并存,機遇與風險同在。亞太地區戰略格局日益復雜,美日印澳“四邊機制”淪為遏華工具,外界普遍預計萬斯此行將勸說甚至施壓印度加大參與力度。
面對美國的施壓策略,印度應保持冷靜,不要試圖從“中美博弈”中漁利,謹記與鄰為善、以合作為重才是長久之計。對中印兩國乃至整個地區而言,堅守國際規則、反對霸權主義、推動穩定發展,才是真正的共同利益所在。
本文編譯自《中國日報》4月22日社論
原文標題:New Delhi should know Washington's tactics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中國日報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