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4月18日電 “專家們講得很清楚,結合病例手把手教我們,對指南治療規范理解更深了,讓我們年輕醫生真的學到了很多。”
“像肺功能儀操作、無創呼吸機使用這些,對我們基層特別實用。”
“希望以后能多舉辦一些更細化的專項培訓,比如支氣管鏡的相關內容,然后專家能夠來到基層指導。”
在4月14日-16日為期兩天半的“呼吸健康-基層萬醫行”廣州特訓營上的學員們紛紛表示。
據悉,本活動由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雙中心”)主辦,廣東省鐘南山醫學基金會、廣東省胸部疾病學會承辦。
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黨總支書記黃慶暉介紹,1979年醫院成立了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后于2017年響應“健康中國”戰略,升級為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研究院聚焦慢性氣道疾病、新發傳染病及肺癌早診早治等研究,牽頭制定了多項國家診療規范。未來,研究院將推動更多前沿技術向基層普及,提升醫療服務可及性,并依托院士團隊及頂尖專家資源,助力呼吸學科高質量發展。
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辦公室副主任張冬瑩在發言中強調,基層醫療機構是呼吸疾病防治網絡的重要基石。“雙中心”將通過系列培訓活動,力爭為基層培養超過1萬名臨床診療骨干人才,切實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規范化診療服務惠及更多基層群眾。期待更多單位加入“雙中心”平臺建設,通過醫聯體協作、科研項目合作等方式,共同打造覆蓋城鄉的呼吸疾病防治體系,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培訓期間,“雙中心”的權威專家重點解讀了多項最新與基層呼吸領域有關的診療指南,包括《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中國咳嗽基層診療與管理指南(2024年)》和《中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層診療與管理指南(2024年)》,并結合臨床案例分析了診療要點。
同時,針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常見病,專家們詳細講解了止咳、祛痰、平喘藥物使用規范以及營養支持、家庭無創通氣的臨床應用。還特別強調了呼氣峰值流量檢測、變異率分析等基層實用技能。除理論教學外,培訓還設置了肺功能儀、家庭氧療、呼吸機使用以及吸入裝置療效最大化等實踐操作環節,幫助學員掌握關鍵技術。
此外,學員們還實際參觀了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國家呼吸醫學中心的可視化門診和呼吸健康大數據中心等地,并參加了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鐘南山指導,匯集了呼吸科、胸外科、檢驗科等多學科頂尖專家的“院士MDT大查房”環節。
本次活動由蘇中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益支持,蘇中藥業呼吸經理萬仞表示,未來企業將持續深化與各級醫學會、協會合作,積極助力學術交流與專業培訓,提升基層醫生防治能力,共同推動呼吸健康領域的創新與高質量發展。